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部分 (2 / 5)

1929年,父亲应全国最大的报纸——上海《新闻报》副刊主编严独鹤之邀,开始创作《啼笑因缘》,再一次证明了父亲在小说上的创作力。这部小说后来也被改编成许多种艺术形式,仅搬上银幕和荧屏的就有14次之多,而且70余年来,不断地被重新改编拍摄,差不多5年一次,这可能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小说创下的最高纪录。1932年上海明星公司拍摄此片,主演胡蝶等还到家里探望父亲和母亲。当年,为了这部电影,明星公司还与大华电影社打了一场官司,黄金荣也牵涉其中,闹得满城风雨。倒是父亲置身事外,他也乐得不招惹是非。

人生长恨水长东(3)

“张恨水”在当时的文名已经很盛,《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在报上连载后,都使报纸一时销路激增,甚至连广告客户也指明要把广告刊登在小说连载的那个版面上,他也就先后成了《世界晚报》、《世界日报》、《新闻报》等报纸的“财神爷”。

父亲一个令人叫绝之处是,好几部小说,比如《啼笑因缘》和《金粉世家》他都是同时在写。其实并不是他想这样,大多情况下都是碍于朋友面子、情不可却之下答应下来的。我爱人刚到我们家时还问过他:“您同时写好几部,不乱吗?”他回答:“你自己的孩子,会弄乱吗?”对此我也迷惑不解,最多时他同时在写7部小说,都是长篇,不知道父亲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父亲是这样写的:他先是按照每天连载需要的数字,先完成三天的《啼笑因缘》,留下最后一页纸,然后再埋头写三天的《金粉世家》;那时没有电脑也没有复写纸,他把稿子的最后一页留下,着手写哪一部小说时,他就“复习”留下的那页纸,知道故事发展到哪里了,再接着写。《金粉世家》里有上百个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他有一张人物表,写明主要人物的年龄、性格特点、人物关系等,这是他这么多部小说中唯一一个人物表。

《啼笑因缘》掀起了一阵狂潮,有捧的,有骂的,但不管是谁,他们对都父亲的文字功底和语言驾驭能力肯定有加。他的读者之多令人吃惊,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妇孺百姓。张学良、陈独秀、周恩来、毛泽东、陈寅恪、章士钊等都是他的读者。数十载后,我还看到当年的读者保存的剪贴本,上面仔细粘贴着父亲当年发表的每一期连载,感动之余,又由衷地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自豪。

《春明外史》在北京连载时,适逢张学良将军在北京,他非常推崇父亲的文采,希望结识。父亲起初避而不见,但有一天张学良做了不速之客,竟自己找到父亲寓所。相见之下,父亲觉得这位少帅谈吐不凡,可做朋友。张学良原想请父亲出去做官,但父亲坚辞不就。抗战结束后,我们举家从重庆内迁,中途路过贵州息烽,吃饭时父亲低声对母亲说:“张学良就关在这里,我倒很想去看他,但是他们也不会让我去的。”

1930年,父亲因故辞去了《世界日报》的工作,一心一意开始了他热爱的写作。这一时期是他的创作高峰期,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愉悦的时光。

这时期,父亲又做出了一件他平生引为得意之事。父亲从幼年起就迷恋上了绘画,1931年,在一些朋友的鼓动下,他用自己的稿费出资创办了“北平华北美术专门学校”(简称“北华”)。父亲和美术界的许多画家都是好朋友,在他真诚邀请下,齐白石、王梦白、李苦禅、刘半家等都前来任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齐白石、王梦白两人平时素不来往,如今由于父亲的友谊和情面而使得两位美术大师在一校共事,成为当时美术界的一段佳话。

也许是父亲的“盛名”之故,报名的学生很踊跃,全校有200多名学生,分国画系、西洋画系、师范系等。后来成为优秀艺术家的张仃、蓝马、凌子风等,都是这个学校培养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