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0部分 (1 / 5)

………【第八十四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

第八十四章一朝天子一朝臣(3)——

“……我就能为你创造出一个适合你生活的德意志……”

看了眼坐在自己身边的哥哥,艾瑞卡叹了口气后无奈地摇摇头。女孩知道自己哥哥的固执个性,有些事即便你说过多次,他也从来不会放在心上。她能做得只有通过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方。

纵观二战历史,德意志的经济简直烂到家了。纳粹党最初取得德国政权的时候,还有沙赫特这个金融奇才能将德意志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但沙赫特始终是“自由经济”的提倡者,当希特勒决定将德国转入战争经济时,沙赫特就太碍事了。于是沙赫特这个人生就像餐桌的金融奇才便悲剧了。取代(这个“取代”指的是:在德意志经济发展上最重要的部门。而不是职务。)他的是为战争经济做准备的“四年计划”的负责人——赫尔曼…戈林。

一切为战争做准备的经济开支存在多方面的分歧和冲突。军费开支由多个部门掌权,互相争夺。

武装部队将军事经济视为分内之事,通过一个存在于德国国内和占领区的装备督导制度(代表军队处理军事装备组织,采购,验收等事务),他们设法组织武器的生产和原材料的分配。他们与戈林的四年计划机构,经济和劳动部门以及地方上的纳粹区管理机构互相抗衡。以上这些部门和机构在经济政策上都有自己的诉求。

其带来的结果便是资金由不同的利益集团瓜分,无法进行统一支配,这严重影响了武器生产。这种情况直到施佩尔得到希特勒授权,将所有部门整合起来后才发生改变。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历史上的42年,德国之生产了4500辆坦克。而在44年,坦克产量达到了17300辆。

任海济现在的计划便是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历史上施佩尔用了2年时间才取得的成果。他要将德意志变成一台完全为战争服务的机器。

历史上即便后期在施佩尔统筹下,德国的武器产量惊人,但远未达到德国有能力达到的目标。党派,小团体利益仍然严重制约着德国的政治,经济。

占领区丰富的资源基本上由当地党卫队或纳粹官员控制,而他们都在维护自身利益。当地行政长官中同样存在着类似问题。至于那些德国垄断企业机构,聪明的生意人都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回过头看看,德国垄断企业主之所以与纳粹党搅在一起,不就是因为希特勒的战争经济让他们看到了更多的利益。以克虏伯为例,这个最初的坚定反纳粹主义者最后不也因为希特勒许诺过会重新武装德国,而让这个军火巨头与纳粹政fǔ走在一起?

既然希特勒从这些垄断巨头手中得到了利益,那同样垄断巨头们也从希特勒手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钱这种东西,没有人会嫌多的。

现在能保证他们利益的希特勒死了,垄断巨头们当然为了更多利益而开始蠢蠢欲动。

现在这些满脑子都是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的垄断巨头,是任海济最大障碍。任海济可没时间,也没兴趣来安抚这些垄断巨头。管你有罪没罪,先全部抓起来再说。

除去那些垄断巨头,纳粹党内部混乱的行政机构也是制约德国生产力的原因之一。

一般认为,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是一个统一体。各部门都以希特勒为中心,运转良好。不过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整个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更像是一个封建社会,大大小小的诸侯不停地互相争斗,都想让自己成为国王的首席顾问。

而那些身处下层,应当作为纳粹党统治基石的地区行政官们,则在不停地设法想要控制辖区内的国家资源和各种权利,并试图建立起自己的“王国”,利用纳粹党的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