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一句看似简单,实则妙绝天工,两个“人”字在“土”字之上,刚好就是一个“坐”字,且与光绪珍妃一左一右席地而坐的情景神似。
聪颖的珍妃见光绪兴致勃勃,含笑看着自己,于是思索着,对出了一个下联:
一月日边明
这个下联用的也是拆字法,“月”在“日”字旁边,便和成了一个“明”字,光绪是皇帝,将他比作日,倒也贴切,可惜的是珍妃不是皇后,不过在光绪的感觉里,心灵上的月亮确非珍妃莫属。
这个流传的故事很可能是虚构的,因为光绪一直对吟诗作对没有兴趣,当然,也很可能实有其事。作为翁同和的弟子,吟几句诗做个把对子绝对难不倒光绪,只是光绪对这类事兴趣不大,最多偶尔为之。
因此,我总觉得历史与光绪、李煜二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将他俩故意互换了位置和时间。设想一下,如果将光绪和李煜再换回来,让光绪做南唐的国主,励精图治、发奋图强,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南唐本身相当富庶,在光绪精兵强国诸种努力下,很可能与赵匡胤有一战之力。李煜在南唐当政的时间长达十五年,这段时间足够光绪用了,练一支劲旅,南取吴越,北抗大宋,光绪极有可能成为南唐的中兴之主,受后世的尊敬推崇。
反过来,让李煜来做光绪,顶替光绪这个名号,不理政事,只在宫中吟诗作词、留恋风月,偶尔兴起,再作几首歌颂慈禧老佛爷英明睿智的诗词,虽不一定就能哄得慈禧笑靥如花,但想来绝不至于有牢狱之灾、幽禁之苦。
第十六章 立宪成功,40年内中国能否达到世界强国的地位?(1)
这只是个假设,假设光绪复出并顺利立宪,中国成为虚君制的共和国,革命没有发生,国家也没有分裂,一切的论述,都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展开。通过这个假设,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很多发人深思的问题,比如富与强的关系,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天下的概念和国家概念的关系,等等等等。
在顺利立宪之后,中国从此步入了依法治国的轨道,包括皇帝在内,人人受宪法的约束,而老百姓也从宪法中获得了基本的*,中国式的*政治开始运行,清末社会聚集的诸多矛盾将因此得到化解。这时候,革命已经失去了主要的理由和动力,立宪派的目的也已经达到,社会将由动荡而进入平稳良性的发展时期。
在预备立宪时,官制的改革使中央政府已经掌控了全国的大权,在此之前,军权也从地方收了上来,地方督抚尾大不掉的弊端得到了有效的竭制。由于没有改朝换代,立宪也不是以大规模的流血或者其他暴力促成,因此,固有的社会秩序没有受到冲击,更不会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由于立宪与地方自治并举,因此,作为当时社会中坚力量的士绅阶层将有机会进入中央和地方议会,参与政治,这些士绅,一方面是中国*政治稳固、并继续向前推进的主要力量,这些人是*政治最早的受益者和传播者,他们本来在过去就是官民之间的连接纽带,*政治的思想也将由他们扩散开来,逐渐传递给百姓。
*政治需要法律的保障,有最充足的条件以保障法律的严格执行,其条件是:
一. 舆论的自由将对当局的执法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尤其会对热点问题、妨害民生妨害*的案例进行报道或者谴责,这将迫使当局不得不严格执法、准确执法。(关于舆论自由问题,在第 章第几节有论述)
二. 失去了权力的皇帝,必须做遵守法律的模范。失去了权力,皇帝所能凭恃的,,除过皇帝这个头衔在千百年积攒的神圣和威严外,剩下的,就是他本人的德行以及遵法守纪等现实表现了。退一步说,无权的皇帝,想违法也难以违法,就像失去了权柄的官员再也无法贪污*一样,当然,这儿是说皇帝在政治等大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