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部分 (2 / 4)

事过的人形容他“雁过拔毛”,显然,在这个肥得流油的位子上他没少给自己捞好处,这不但招来多伊同族亲信的嫉妒,也遭到多伊本人的疑忌,泰勒灵敏的政治嗅觉再次帮了他:1984年,他不告而别,逃往美国波士顿,多伊随即发出国际通缉令,要求美国逮捕并引渡他回国受审,罪名是“贪污90万美元设备款”。

这一指控很可能是真的,但根本动机却只能是对政敌的无情打压:暴发户多伊号称80年代非洲最贪婪的统治者,据说仅在瑞士银行就有6000多万美元存款,10年统治期间贪污公款多达2亿,利比里亚境内贪腐横行,乌烟瘴气,这样一位总统,显然不会突然对反贪腐感兴趣。

美国政府依照通缉令果真逮捕了泰勒,并拟在1985年将他引渡。就在引渡前夕,泰勒锯断麻省普利茅斯监狱监房铁栏杆(一说买通狱卒)越狱成功,并以“民主派活动家”的面目活动于加纳、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等利比里亚邻国。

此时,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正以非洲领袖自居,迫切将自己“绿色革命”理论推广到非洲各国,为此他在利比亚开设了军训营,专门训练非洲各国的“革命者”,泰勒敏感地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于1987年再扮变色龙,把喊了几年的民主自由口号扔进字纸篓,在驻科特迪瓦侨民中鼓动了一批支持者北上利比亚受训。

这次“变色”对他后半生的“奋斗”起了决定性作用:通过参训,原本只有一张嘴的他成功掌握了一支武装,具备了向多伊武力挑战的资格;通过和同在训练营受训的其它邻国反对派的串连、结交,一个遍布西非的“黑关系网”逐步成型,为他此后在西非呼风唤雨奠定了基础。

1989年12月,圣诞节前夕,泰勒带着自己名为“全国爱国阵线”的几百人枪,在科特迪瓦政府军的纵容下越过边界,向宁巴州发起进攻。

由于多伊倒行逆施民怨沸腾,加上巧舌如簧的泰勒说得利比亚、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等国家支持,全国爱国阵线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并于次年6月29日攻入蒙罗维亚,包围总统府。

泰勒围攻总统府3月不下,内部分裂为泰勒派和约翰逊派两支,9月10日,约翰逊派擒获并处死多伊,此后蒙罗维亚陷入一片混乱,多伊军残部索耶在尼日利亚维和部队的支持下东山再起,把功败垂成的泰勒赶出蒙罗维亚。

经济学家的暴行

泰勒机关算尽,却为他人枉作嫁衣,自然不甘落魄,他开始把经济学家的头脑和军阀的残暴结合起来,在西非掀起了惊涛骇浪般的腥风血雨。

精通经济学的他深知“有钱才有枪”,要养兵、扩军,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于是他开始在自己地盘上搞起了著名的“对角线贸易”:用木材、矿产品等交换东欧国家的军火和美元。

苦于地盘狭小,物产不丰的他很快将目光投向邻国、盛产钻石的塞拉利昂,1991年,他一手扶植起一支名为“革命联合阵线”的塞拉利昂反政府武装,并操纵该武装和塞政府血战11年,造成近30万人死亡。

利用这一由他亲手点燃的邻国战火,他成功地把“对角线贸易”发展为“三角贸易”:冷战后大量过剩的东欧军火被他以低价源源不断购入,用船运到利比亚,再转运塞拉利昂,换成闪闪发光的钻石,这些钻石又可以为他带来更多的军火、给养和美元。这种被国际社会成为“血腥钻石”的罪恶交易让西非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军火市场和杀戮场,也让泰勒一本万利,实力大增。

泰勒流亡时代广阔的交游和在利比亚受训时建立的黑关系网为他的“事业”带来巨大帮助:利比亚为他提供担保和援助,布基纳法索曾让他的军队驻扎避难,法国、美国、欧洲也有许多利欲熏心的商人成为他的主顾,此外,东欧军火的供应渠道,塞拉利昂反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