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出身贫寒,但早年刻苦学习长短纵横之术,学识渊博。公元前 134 年,他来到长安,向汉武帝提出了“推恩令”的政策。
“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也可分割部分土地封为列侯,侯国归郡管辖。此令旨在分化诸侯王势力,使其封地越分越小,无法对抗中央,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庶子在原封国内也可以封侯获得封地,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而是由朝廷统一管理,后面以此类推,直到封地被分割殆尽。
主父偃提出推恩令的主张之后,汉武帝经过考虑和部署,于公元前 127 年,推行了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推恩令。
早在西汉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分封了众多同姓诸侯王。在最初的阶段,这些诸侯王确实起到了拱卫中央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的势力逐渐膨胀,他们拥有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和强大的武装力量,对中央政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到了汉景帝时期,诸侯王的势力已经达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汉景帝试图通过削藩来削弱诸侯王的力量,但这一举措却引发了“七国之乱”。尽管这场叛乱最终被平定,但它也让中央政权深刻认识到诸侯王问题的严重性。
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着复杂的政治局面。一方面,诸侯王的势力依旧强大,他们对中央的忠诚度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外部的匈奴威胁日益严峻,需要一个强大而统一的中央政权来应对。在这样的背景下,推恩令的推行成为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关键一步。
汉武帝先是在部分诸侯王中试行,观察效果后再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
起初,诸侯王们对推恩令颇为抵触,他们意识到这将削弱自身势力。然而,刘彻态度坚决,以强硬手段推行。一些诸侯王试图联合反抗,但刘彻果断镇压,杀鸡儆猴。
朝廷先选择势力相对较弱、抵触情绪较小的诸侯王作为试点,成功实施后,再向其他诸侯国推广。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让诸侯王们在不知不觉中势力被逐渐削弱。
这一政策名义上是施德惠,让诸侯王的子弟都能得到封地,实际上是通过这种方式剖分诸侯王的国土,使其势力逐渐削弱。诸侯王的封地被分割成多个较小的侯国,侯国隶属于郡,其地位与县相当。随着封地大的王国不断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王国的规模缩小,朝廷直辖土地扩大。
例如,原来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但推恩令出台后改为由诸侯王的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这样一来,诸侯国越分越小,“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即使诸侯王胆敢倚仗自己拥兵自重进行叛乱,中央也能很快平叛。
推恩令的核心思想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性和宗法制度。按照古代的宗法继承制度,诸侯王的爵位和封地通常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子弟往往无法分得一杯羹。推恩令则改变了这一规则,规定诸侯王的所有子弟都有权分享封地,由嫡长子继承的传统被打破。
从诸侯王的角度来看,这一政策看似是一种恩赐,让他们的子弟都能获得利益,实则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削弱策略。对于那些势力强大的诸侯王来说,他们虽然明知这是中央政权的手段,但却难以拒绝。因为如果拒绝,就会引起子弟们的不满和内部的纷争,甚至可能导致叛乱。而对于那些势力相对较弱的诸侯王来说,他们可能更愿意接受推恩令,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被强大的诸侯王兼并。
对于诸侯王的子弟们来说,推恩令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原本无望获得封地和爵位的他们,现在有了机会分得一份家业,自然会积极支持这一政策。这就使得诸侯王内部出现了分化,削弱了他们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