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当然同情工人,但另一方面斯卡吉尔无情的措施却让他们根本无法实现毫无保留的团结。一年后,罢工结束,玛格丽特·撒切尔赢了。但不满和愤怒依然存在,英国南部和伦敦的经济开始繁荣的同时,旧工业区英格兰的大部分地区却变成了高失业率的闲置土地。因此,不仅在整个国家,而且在工会和整个政治左派之间都出现了裂痕。撒切尔时代之后,就连工党都已不再是它原来的样子了。女政府领导人的声望无助于她的成功:玛格丽特·撒切尔在英国推行社会变革所造成的严峻形势使她不受欢迎。但这对她并不重要,她只关心人们是否选她,查尔斯·鲍威尔认为,“许多人被说服,国家已经到了尽头。她有巨大的才能去告诉人民,她的政策虽然会带来几年的阵痛,但最终形势会好转,尽管人们并不喜欢这样。人们很难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他们不喜欢玛格丽特·撒切尔,而另一方面,他们却被说服了。
我认为,在欧洲没有哪一位政治家有这种勇气,像她那样坚持到底。”她坚持自己方针、毫不妥协的精神不仅让她的英国同事感到头痛,就连其他欧洲国家的政府首脑也害怕这个英国女人恼怒地说: “不,不,还是不!”她反对所有在她眼里威胁到她国家主权的事情。爱德维娜·居里对此这样解释,“玛格丽特不理解国家平等的原则。她想的是一个国家必须总是置于其他国家之上。而这个国家就是英国!如果她当不了欧洲的女王,那么她就拒绝欧洲。”回忆起他的女首相在1981至1982年之间参加欧洲国家首脑会晤的情景,查尔斯·鲍威尔有一种钦佩和不爽混杂在一起的感觉,“她从不感到尴尬!她和其他的政府首脑谈到让我感到脸红的事情:要求欧共体返还英国一些钱。其他人当然希望讨论些别的问题,但她不,她一直穷追不舍:他们应该还玛格丽特·撒切尔的钱!他们恼怒了,但最后还是还了钱给她,只有这样她才终于闭了嘴。没有人能受得了!”她的财政部长耐格尔·劳森认为,玛格丽特·撒切尔帮了欧洲一个大忙,她将其他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对抗英国。
说这话的时候他并没有开玩笑,而是认真的。玛格丽特·撒切尔从不掩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谁:她在密特朗面前卖俏,敬佩赫尔穆特·施密特,咒骂雅克·德洛斯,而赫尔穆特·科尔与她的关系就尤其艰难。“我并不认为,我们的总理在两德统一期间会乐于与他的同事撒切尔见面。”里查德·冯·魏茨泽克说。玛格丽特·撒切尔尊重科尔的前任,认可施密特的能力,但她对德国人的认识还有个基本问题没有解决。魏茨泽克说,“她自己告诉过我,她对德国的印象还是在1942年二战中期形成的,而且从那时起就没有改变过。”欧洲大陆希望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从而跨越过去。但玛格丽特·撒切尔并不希望这种团结,根本就不愿意接受科尔。开始这个德国人还做了一些努力,他通过一些个人姿态试着让“铁娘子”接受他。据查尔斯·鲍威尔说,科尔甚至在一次国事访问时还送给撒切尔一枚自己亲自给她买的胸针。
1989年,柏林墙倒塌前半年,为了让撒切尔对德国更加信任,科尔邀请她到他的家乡莱因兰——普法尔茨州的戴德斯海姆做客。当时陪同撒切尔的查尔斯·鲍威尔回忆,人们听着吹奏乐,吃着著名的德国烤肉和酸菜渡过了美好的一天。但玛格丽特·撒切尔一直在竭力掩饰着对这个德国总理招待她的肉菜以及这种欢快民间氛围的厌恶。她私下里评论:“这实在是舒服得有些夸张。”科尔表现出了相当的诚意,他希望让撒切尔看到,他是一个关注整个欧洲的、作为一个“欧洲人”出现的政治家。鲍威尔也试图帮助科尔,让撒切尔明白这点,但是:“当我们登上飞机准备回家时,她倒在椅子上,脱下鞋子哀叹道:‘哦,我的天,这个男人太德国了!’所以我就此放弃了我的努力。”当柏林墙倒塌时,玛格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