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中的作用正日渐明显,但由于其自身并没有独特的东西,所以他们的生活模式都是对上层阶级的竭力模仿。美国许多高层管理、行政、专业、知识与官僚阶级的成员都来自承载乡村文化与道德传统的阶层,大学教育的经历成为他们新生活方式所赖以形成的源泉,他们已经抛弃其父母所在阶层的行为准则;很清楚的一点是,美国大学文化与这一文化的载体——大学教授已成为形塑新中产阶层生活方式模式的极为重要的部分。因为作为上流校园文化的载体,大学教授在绘画、文学、诗歌、音乐与戏剧等方面有着别人所不具有的优势——这些都是他专业的一部分,因而他们对传统文化有着绝对的垄断。大学已经成为中产阶层及其后代的新文化消费与休闲方式的打造中心。Joseph Bensman and Arthur J� Vidich; The New American Society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71); Cf� Vidich,ed�,op�cit�保罗·福塞尔则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及外貌、言谈和精神生活等方面挖苦美国中产阶层一味追求的“品味”与“格调”,认为他们在盲目模仿上层趣味的同时恰恰暴露了自己的低俗品味,暴露了对自身地位的焦虑与恐慌。他们唯恐自己资本的欠缺被他人窥破,因此总是处心积虑地要在各个方面表现出自己的不俗品味来。福塞尔,同前引书。
相对于国外成熟中产阶层的地位焦虑之感,中国新中产阶层正陶醉于自己与西方文化思潮及生活方式的亲近与了解上而洋洋自得。他们从国外中产阶层身上看到了更加光明的前途,也明确了自己努力的目标与方向,这目标正激励着他们为实现生活的梦想而不懈地奋斗。他们所推崇的不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更偏向于西方。西方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成了人们推崇与追随的榜样,任何事物一旦沾上了欧风美雨,都似乎立刻显得高雅了起来。这种情形已经招致人们的一些批评。一位建筑评论家就曾撰文批评中国房地产业盛行着的三大流俗,第一位的就是“媚俗”,其典型表现即在于“欧陆风格”。他举例说,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国际招标时,那些来自欧洲的建筑师们就被“欧陆风格”难住了,因为他们只知道“希腊古典”、“罗马古典”、巴洛克、洛可可、哥特式等源于欧洲的建筑风格,却不知道什么是“欧陆风格”。这位建筑评论家认为,国人所崇尚的所谓“欧陆风格”,大抵就是西方人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提的殖民地风格,但在目前的中国,它原先所具有的殖民成分已为时间所滤去而成为国人喜闻乐见的建筑形式。贺承军:《房地产界三大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2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第107页。网上也有文章讽刺所谓“国人的九大中产趣味”,其中赫然在列的就有星巴克与LOGO以及听《拉德斯基进行曲》时的掌声。此文这样调侃所描述的中产趣味:(1)陈逸飞产品,足迹遍布时尚和流行文化的诸多领域;(2)余秋雨散文,旅行、怀旧、格调、煽情的中产趣味主要元素基本上都具备了;(3)怀念罗大佑,步入中年的怀旧群体的青春骚动;(4)王朔酷评,“躲避崇高”的“无知者无畏”精神;(5)组私家车队去西藏、“回归自然”,“回归”成了炫耀与炒作,多少有点小人得志;(6)看王家卫、周星驰,庸俗、通俗成了前卫、艺术与文化;(7)“……主义”,吃喝拉撒全套上了文化的名头;(8)星巴克与LOGO,因为它们的洋出身,连带着说的人都身份不同了起来;(9)听《拉德斯基进行曲》时的掌声,现场的鼓掌,体现出我们这些第三世界观众身上原来竟也流淌着跟欧罗巴皇室、显贵们同样的血液。//lady�163�/item/020326,2002年6月5日。布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