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而朱嬷嬷是嫣然公主小时候的奶娘。
嫣然公主是先皇宠妃梅妃娘娘的小女儿,也是鲁阳王隆琪的亲妹妹。嫣然两岁那年的端午节,梅妃被诬陷毒害莞皇后的第三个女儿——静云公主。当时宫里许多人都知道梅妃是被陷害。大家都不相信一向温婉善良的梅妃会毒杀小公主。无奈当时在梅妃的寝宫搜出了装有鹤顶红的避邪荷包。先皇无奈,在老太后的压力下赐了梅妃凌迟之刑。梅妃见先皇下旨将她凌迟便寒了心,当天便投了莞心湖。先皇赶到时,只看到了从湖中捞起的梅妃早已冰凉了的尸体。
梅妃死后,先皇日日消沉,郁郁寡欢。他时常到梅妃的寝宫流连。他亦时常到他为梅妃所种的梅林一呆便是几个时辰。不到两年,先皇便一病不起,终于撒手人寰。当时还是六岁孩童的隆仁因为是先皇的长子而被理所当然地立为太子,不久便在莞太后的扶持下登基成了六岁的小皇帝。
朱嬷嬷是梅妃陪嫁进宫的贴身婢女,梅妃死后自然成了嫣然公主的奶娘。嫣然公主从小便身体孱弱,常常病痛缠身,好几次都差点随梅妃而去了,是先皇的宠爱让她一日日地长大健康起来。先皇驾崩后,嫣然公主便在宫中丧失了地位。因为梅妃的缘故,明里嫣然公主是个金枝玉叶的公主,暗里却连个下等的妃嫔都不如。
只是从小隆仁便十分喜爱这个像花朵一般美丽天真的妹妹,常常背着莞太后同隆琪一起来看望嫣然公主。他们三个一同在牡丹园里种牡丹,一同到祭坛上祈祷上天的庇佑,一同吟诗作对,画画弹琴。嫣然公主的琴技精湛,谱了许多动听的琴曲,常常和同样喜爱音律的隆仁一同抚琴高歌。
在嫣然公主十六岁那年,朝廷的边疆屡屡被突厥进犯,战事连连败北,朝廷损兵折将无数。当时隆仁才亲政不久,势力单薄,朝廷江山尚未稳固。于是派了使臣前去议和。
突厥大王放言要朝廷下嫁公主与他。莞太后便下了懿旨要嫣然公主前去突厥和亲。隆仁反对,无奈当时羽翼未丰,在莞太后的压力下,宣了旨让嫣然公主下嫁突厥。
嫣然公主当天跪在坤祥宫门前整整一夜,也没能打动莞太后。那夜风雨交加,当隆仁和隆琪将昏倒在地的嫣然公主抱回宫中时,她已经发起高烧。紧接着,嫣然公主高烧不退,整整三日昏迷不醒,隆仁和隆琪守在嫣然公主的宝香楼内整整三日也未能留住嫣然公主。
因为自小体质薄弱,又有先疾缠身,不过几日嫣然公主便香消玉殒了。隆仁因为此事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因为此事与莞太后敌对了许久,从此母子之间便有了一道难以言说的隔阂。
我终于明白为何每每我抚琴吟唱之时隆仁的眼里会有淡淡的落寞,为何看着我亲手绣制的避邪荷包会如此的愤恨。原来,一切都是因为早逝的嫣然公主,隆仁最疼爱的妹妹。
而我,而我眠月阁的洛紫丹竟同嫣然公主一般喜爱牡丹,一般琴技精湛,一般擅长填词谱曲……
心里忽然无比酸楚,隐隐的疼痛袭遍全身。隆仁真的爱我么?还是我只是一个他眼中的替身?
匆匆用过早膳后,我便到坤祥宫和景德宫向太后和皇后请了安。回来的时候,老天竟也参透了我的心思般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我撑着小纸伞慢慢地朝莞心湖走去。
莞心湖的水因为此刻的小雨荡起了无数细小的涟漪,仿佛落在心上的泪一般让人心酸。我坐在亭子里看着朦胧的湖面,心神恍惚。犹记得数月前的那个月夜,第一次在这莞心湖畔弹起家中的那把古琴,将隆仁引到了身边。当时见他恍惚的神色竟以为他是被自己的琴声吸引,如今想来定是我的琴声勾起了他对嫣然公主的思念与记忆。
眼前这莞心湖结束了梅妃的生命,亦带走了嫣然公主最疼爱的婢女。它犹如一位目睹了宫中风云的老者浑浊的眼睛,看尽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