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悲歌一曲化寒冰> 第15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部分 (2 / 4)

那沈一贯浙党与宫中郑贵妃关系非同一般。郑妃得宠,正炙手可热,她的兄长郑国泰侄子郑承恩,都在锦衣卫任职,郑家与权臣、宦官、术士、三教九流交往密切,势力很大,就连宫中的王皇后和李太后都谨避她们的锋芒。郑妃一贯不待见太子,太子又与我们东林亲近,那郑妃对我们的态度可想而知了?再说无论皇上还是郑妃,都对浙党有好感 !”

顾宪成听到这里,方悟出李三才提出辞职的确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沉吟了片刻,问:‘如果皇上不批准,那你怎么办?”

李三才去意已定,说:“那就再上疏请辞。一二再、再而三!”

两个人谈完了正事,顾宪成拿出汤显祖的一封信给李看,说:“若士(汤的大号)听说我的两封信惹了祸,写信来安慰我,你看看——”

李三才接过信浏览了一遍,然后指着“大有道理,而细欠商量”九个字笑了,说:“汤老先生是说你考虑欠周啊!”

顾宪成心悦诚服地笑了。他又拿出一封写好的信给李看,说:“这是我的回信,你也看看——”

李三才拿过细看,见上面写道:“……只因弟血性未除,在千古是非丛中添个话柄,可见是个痴人,多亏老兄的九个字,判此公案。”李三才读完,赞许说:“若士的信对症下药,你的回信真情吐露,二人的信都好!”

不久,李三才就以年老体衰为由,正式向皇上提出辞职。一时间南北御史纷纷上疏挽留,御史史学迁说:“漕抚之才可比春秋时的管仲!”给事中曹于汴马孟祯等也多次为李呼吁。而李三才执意引退,他又接连十次上疏,皇上都不加理睬。李的辞疏上到第十五次,仍得不到皇上的回音,他便挂印而去。临走时,淮阴扬州的百姓扶老携幼,簇拥着李大人的车马,一直送到长江边。当三才站在船头,与父老话别时,竟有数百乡民抢夺缆绳,不肯放行,一时哭声遍野。……

李三才离职的消息传进了宫中,慈宁宫的李太后颇感惊讶,她素知漕抚李三才的口碑甚好,百姓歌谣传颂;人又很干练,为官能保一方平安。为此她曾多次在儿子万历皇帝面前,称赞过自己的这位同乡。对李大人的去职,她只听说是因受到言官的攻击,于是就想问个明白。一次皇上来请安,太后问他:“你倒说说,那李三才大人为何要辞官?”皇上其实心里也不大清楚,他踌躇了片刻,猛然想起近日首辅叶向高的一份奏疏,便拿它做了挡箭牌,他回答太后说:“叶向高上疏,让朕同意他辞职, 说是有朝官反对他入阁,还说他有赃,另外一批官员拥护李三才,朝堂上整日喧闹不堪,所以……”李太后追问说:“漕抚大人到底有没有赃情?”皇上一时又哪里能回答得上来,他只得说:“朕也说不好,不过,朕并没有准他辞职!”李太后望着自己这个对国事不甚上心的儿子,轻轻叹口气,然后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第四章 辛亥京察

转过年是辛亥年,又逢京察,称“辛亥京察” 。一开始,便呈现出两军对垒的局面。本次京察的主察人是吏部尚书孙丕扬,辅助者有吏部左侍郎王图、副都御史许弘纲、吏科给事中曹于汴、河南道御史汤兆京等,几乎清一色的东林官员。

三月,京察大幕一拉开,主计孙丕扬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不论门户党派,一律依照六年来的评语,以决定官员的去留。他还以原给事中王元翰为例,指出王虽是东林中人,一年多前因受浙党御史郑继芳诬陷,一气之下离职出走,后吏部曾把他降为刑部检讨,本次京察仍准备将王列为被察对象,此后王元翰果真又受到处分,降为湖广按察司知事。

宣党党魁、又是浙齐楚三党盟首的汤宾尹,看到孙丕扬不徇私情,心中开始发慌,他十分清楚自己眼下的处境,去年会试廷试,自己接连舞弊营私,为弟子韩敬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