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樟树大树> 第28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部分 (2 / 4)

眼线的,何况还有个联络员毛远新,那可是他最信任的亲侄子啊,所以邓小平就被扣上了“右倾翻案”的帽子给再一次打下去。

老蔡始终认为,邓小平的这次做法不是很明智,既然你都眼看着就要掌权了,毛主席也将不久由于身体的原因会告别这片土地和这个世界,你就好身的成全他一回呗,常言:人之将去,其言也善。何必苦苦相逼呢。再说了,文化大革命的初衷,是整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当权派,是防修反修的,当时的那个背景下,确实党的很多干部有蜕化变质的倾向和危险,毛主席他老人家一直有农民起义的教训情节,把进驻北京比喻成进京赶考,当政后又怕当了李自成,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大二公,平均主义,怕广大翻身的老百姓被沦为新型的被剥削者,发动阶级斗争,这些老蔡相信邓小平应该是能够读懂的,可他就是那么固执,非要哪壶不开提哪壶,非要跟文化大革命过不去,惹得毛主席他老人家不高兴,重新把你打回地狱。何况这个时候还有“四人帮”虎视眈眈的呢,你邓小平一下台不打紧,工作也做不成了,政策也稳定不下来了,那“四人帮”不就是此消彼长了更加得势了?

所以老蔡一直以为邓小平那个时候真是缺乏斗争艺术,不应该去清毛主席的帐,毕竟人家那个威信,还当着权呢,你这个时候去清他的大是大非的问题,谁都忍受不了。也许邓小平是这种个性吧,不会搞什么革命的两面性,只会求真务实,是个跟事实较劲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唯实主义者。不然,他后面就不会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了。

这样较真的后果肯定是可想而知了。邓小平下台后,毛主席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边压着“四人帮”不让他们太过张狂,这边又没有人顶上来,最后只好选了一个老实人华国锋上台,好歹在后面跟他撑着腰吧,跟那“四人帮”平衡平衡而已。华国锋在中央没什么根基不说,更没什么资历,而“四人帮”是早已经营多年,这两股势力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毛主席一离开人间,这天下就会落在“四人帮”手里,以后又会是个什么情况,谁能知道。。。。。。?

这就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大概过程,具体细节,老蔡也无从查找,倒是蔡书舟基于爱好,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一些真相。

在1975年1月,总理周恩来因晚期膀胱癌住院,毛泽东为稳定国内形势,平衡四人帮的势力,重新起用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邓小平重掌大权后,开始调查解决文革发动以来造成的各种问题,领导全面的整顿,并以毛主席的“三项指标为纲”的旗号进行展开。他说:“毛主席最近有三条指示,一条是关于理论问题的,要反修防修,再一条是关于安定团结的,还有一条是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三条重要指示,就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纲。这三条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分割的,一条都不能忘记。”他反复强调:当前有好多事要办,“特别是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并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战略地位,力图将全国的政治经济生活纳回正常轨道,并发展为对文革的全面纠正。尤其是经济的明显转机,证明了批林批孔运动的错误性。这同时触怒了江青集团和毛泽东,特别是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认为这是对其晚年重要功绩之一的文革的否定。当四人帮向毛泽东反映邓小平妄图翻案的时候,毛泽东表态说:“有两种态度:一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二是要算帐,算文化大革命的帐。”他认为文革是“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总的看法:基本正确,有所不足”。毛泽东指示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对文革的评价问题。就这样毛泽东希望由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一个肯定文革的决议的要求,邓小平婉拒之。他说,由我主持写这个决议不适宜,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