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敬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而创立法家与名家的韩非与公孙龙则属阐教,韩非子乃是广成子之记名弟子,公孙龙乃是太乙真人之记名弟子。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法家重视法律,反对儒家的“礼”(截教的一切统统反对),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件的所有权。“兴功惧暴”,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
韩非自广成子处得知阐教所处的尴尬地位,又总结阐教几次失败的原因,认为先辈之所以失败,乃是因可固守旧的原因。因此,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韩非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集法家大乘,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其实,韩非此主张,在反对截教的同时,也暗中显示出自己对师门守旧行事的不满。
而份属阐教的名家则是以提倡循名责实为学说的流派,提倡“正名实”,正是“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实相符”。大乱期间,局势动荡、混乱,很多礼法名存实亡。名家由此崛起,强调事物应该“名乎其实”,藉以令天下一切事情走上正确的轨道。
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正是在于“正名实”的方法,他们主要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问题。因此,名家的理论被其他各家一致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
而墨家的墨翟则属西方佛门,这墨翟乃是释迦摩尼记名弟子。
墨家的主张却是尚贤尚同,提出“兼爱“,主张爱不应有亲疏、上下、贵贱、等级的分别。他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由於人不相爱。这倒也符合西方的一贯传统,不论是人是妖,皆可入西方之门,虽说与西方之地贫瘠有关,可也算与通天的“有教无类”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吸引了不少人加入。
在治国方面,墨翟主张“尚贤”、阶级念,使天下大治,主张“非攻”,反对一切侵略战争。反对奢侈的生活,主张节俭,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的思想。而为了求福避祸,墨家又主张“尊天”、“事鬼”。
除此之外,四教弟子还演化出诸多教派,如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兵家、医家等等不一而论。
一时间,人间百家争鸣。
第四卷 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子出手,收徒关尹
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子出手,收徒关尹
却说人间老子分身创下道家学派之后,便渐渐唤醒了圣人原神烙印。与此同时,太清天老子本尊也命燃灯道人前来相见。
当下,只听老子吩咐道:“燃灯师侄,如今时机已到,你这便下凡,寻贫道那具分身,然后便西出函谷,化道为佛,将那西方佛门气运一分为二,如此我玄门便可无忧矣。”
燃灯道人低着头,眼中精光一闪而过,然后正色道:“燃灯领命。”说罢,又装出一副大义凛然之状。
老子何等人物,自然能够看出燃灯道人那慷慨激昂之色乃是假装出来的,想了一下,便对其说道:“师侄放心,立下那小乘佛教却也有功德可得,到时自然少不了师侄好处。”老子之所以有此一说,却是以为燃灯道人想以此向其讨要好处,因此才会出言安慰。可老子却未曾想到,燃灯道人此时已心存叛教之意。
不过,当燃灯道人听有功德可得,眼中顿时一亮,暗道:“未曾想此番还有意外收获。”转而心中又是一阵暗笑:“看来老子却是以为我想借此机会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