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御街进入皇城,进了宫门之后,甄时选便请苏允下车,一行人步行进入。
走了两刻钟,来到一处宫殿之前,甄时选带着苏允进入门房。
此时门房里有颇多人,看那官服服色,多以红紫为主,青绿官服连一个都没有见着。
宋朝官服按照品级,青色是七品下官服,绿色是六品丶七品下官服,红色是四品丶五品官服,至于紫色是三品以上的大员才有资格穿。
所以这里最小的官都得是五品以上,宋朝知州至少都是从五品,也就是说,这些人至少都是知州起步。
甄时选带着苏允进来,众官员看到苏允一身澜衫,顿时有些惊讶,没有身着官服来面圣,意味着身上没有功名也没有官位。
官员们原本是各自聚集成各自的小团体在说话,这会见到这令人惊异的场面,自然也在窃窃私语了。
「这青年人没有功名官位前来面圣,大约是某个世家的子弟吧?有没有人认得?」有个官员低声道。
「嘿,长得倒是挺好看,是不是忠献公家的,听说忠献公的四子韩纯彦人才出众丶学识渊博,是来求官的吧?」另一个官员道。
「也有可能,近来朝廷要改制了,估计这一轮要筛选掉许多人,也要堵住荫官的路子,这是要赶在之前先求个官?」
「呵呵,改什麽制啊,荫官乃是国朝给我们这些官员子弟的福利,怎麽可以随意改?」
「嘘,不要乱说。」
苏允听着这些人官员的窃窃私语,心里只觉得好笑。
甄时选让苏允寻一处空位坐下,随后道:「还请各位莫要乱说,这里毕竟是崇政殿,若是让人听了去,恐怕不利。」
收了苏允的钱,总得给点面子。
众多官员顿时闭口不言。
他们瞧不上小黄门,但也怕他们去官家那里胡说八道。
甄时选与苏允道:「苏公子,您便在这里候着,我先去里面汇报一声。」
苏允拱手道:「有劳了。」
甄时选去了里面,官员们纷纷看向苏允。
此时有一个红衣官员起身与苏允拱手道:「在下闽人寇魁,我刚刚听那黄门称你为苏公子,难道是泉州苏氏子弟?」
众多官员纷纷看过来。
苏允起身拱手道:「在下眉山苏允。」
寇魁闻言吃惊道:「眉山苏氏?你是苏子瞻的侄子,临江仙是你写的,人称江右苏郎的苏允?」
苏允笑着点点头。
寇魁顿时讷讷,然后点头拱手坐下了,再不往苏允这边看上一眼。
其馀官员亦是脸上吃惊,但没有人再往这边多看一眼了。
门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苏允看着这些官员一个个如避蛇蝎一般,心下暗自摇头,不过也也可以理解。
乌台诗案之中,受苏轼牵连的人可不少,现在王珪丶何正臣丶李定丶舒亶都身处要位,他们这些人哪里敢惹,自然是避开为要。
苏允乐得自在,闭上眼睛养神。
那寇魁低声与周边的官员道:「这苏允怎麽来面圣了,难不成苏子瞻那边要起复了?这下子有意思了,朝廷新法方兴未艾,改制波澜初起,苏子瞻那班人若是归来,朝廷又要热闹咯。」
「嘘,谨言!这种事情咱们这些人可不要掺和进去,述职之后,咱们各自去地方上,朝廷上的事情,能不掺和就不掺和,太危险了。」明哲保身才是正事。
「是极,是极,朝廷水深,咱们这些小鱼小虾还是要有自知之明,远远避开才是明智。」有人极有自知之明。
「哈,有意思了,苏子瞻若都能回来,那司马公丶曾公丶李公等人是不是也要回来了?
他们若是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