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交给书坊。
有希望总比没有好。虽然心中仍有不甘,他们还是离开了书坊。
而在距离冯家书坊不远的一处酒楼里谢慎正和好友王守文、谢丕在吃庆功宴。
书稿大卖自然在谢慎的预料之中,但在短时间内火爆脱销到这种程度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的。
至于王守文和谢丕更是对谢慎佩服的五体投地。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读书人都是绝对偏科的。整日读四书五经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写些什么小说。
可谢慎不但得到了孔教谕的特训,还写出了这么惊艳的《石头记》,简直是神童啊。
谢慎正在浅酌,却听得旁桌人相谈甚欢,而聊的似乎就是《石头记》。
“你们听说了吗,这《石头记》仅仅三日就卖出去六百多本。虽然只有十回,却是让人欲罢不能。我也是托了关系才从冯长风那里搞到一本的。”
“是啊,听说这《石头记》的作者琅琊真人是个年过半百的老翁哦。怪不得笔力如此深厚。”
“这琅琊真人看来是要火了,你说冯家书坊卖的书册会不会涨价啊。。。。。。”
“这可难说,现在他们便是涨价书册也能卖出去,就看冯长风有没有良心啦。”
“要我说这琅琊真人写了这么好的《石头记》,多得一些酬劳也是应该的。。。。。。”
若不是极力克制,谢慎险些笑喷出来。
也不知道是谁率先传出琅琊真人是个老翁的,竟然以讹传讹说的跟真的一样。
不过从刚刚那几名公子的交谈中谢慎已经可以肯定《石头记》彻底火了。
接下来谢慎要做的就是把《石头记》慢慢放出来,这个节奏一定要掌握好。
至于《石头记》的盈利,因为是五五分成,谢慎的第一笔稿费应该在六十两。之后《石头记》的销量肯定会越来越高,谢慎的稿费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
。。。。。。
第三十章 蓄力
(求收藏,求推荐票!)
《石头记》虽然爆红,但谢慎的目标却没有因此发生改变。他的重心仍然在科举上,回到书院后他便按照之前孔教谕特训时的吩咐进行重复性强化记忆。
参加县试考校的是学子的基础能力,如果不能将四书中的内容与朱子集注一一对应,再好立意的文章也不会被考官青睐。虽然如今谢慎在吴县令和孔教谕心中的形象都很好,但为保万无一失,谢慎还是要啃下这根硬骨头。
读书的日子是平淡的,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些乏味。但好在谢慎有水芸这个红袖佳人,休息的日子也算有个调剂。
夏去秋来,秋去冬至。
转眼间谢慎来到大明朝已经是第二个年头。
二月春风料峭,坐在阁楼窗旁的谢慎痴痴的望着这红尘紫陌。
准备了近一年,谢慎对儒家经义的理解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加之又有王守仁赠予的笔记注疏,谢慎对明日的县试生出了无限期待。
这是漫漫科举之路的第一步,谢慎一定要走好。
县试报名需要有人担保,这也是大明朝科举的一大特色。具体的来说需要五名学子互相担保,三味书院参加县试的考生很多,除了王守文和谢丕,谢慎又找了另外两名相对交好的学子互保。
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名本县县学的廪生出面担保,谢慎本想着请王守仁作保,但今年是弘治六年,恰巧是大比之年。王守仁去年秋闱通过了乡试,此刻已经在京中准备会试,自然无法替谢慎作保。
最终还是由谢丕从县学中找来一廪生替谢慎作的保。
搞定了担保事宜,剩下的便是等待本县礼房确定考试资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