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存在于罗兰。巴特、德里达与王小波之间的结合点;并试图从中切入;将其作为适合于自我创作的新途径。
看安妮宝贝的小说,却想起张爱玲的《爱》以及三毛有关她童年自闭症的回忆性散文,很喜欢那种细腻的、孤独的感觉。
赵大河《夏天的霍乱》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只因其显见的暗示:政治是一只无形的大手,凡人的生命与生活都被这一只大手操纵控制,而在这一只大手背后,有的却是个人利欲。
空虚是王朔作品的特点。写作的价值在于自己,自己把自己的东西放了进去。
3
国外的作家作品,其实我并不是很了解,因为读的不多。
小时侯,看过一本图书,是一个将军的传奇故事。那种因童年的一时任性所致的与年迈父母终身分离的经历一直缠绕在我想象着与亲人分离的感觉之中。
作为个人精神印记中最为重要深刻的一部分,童年全部亲人相继离去的内心历程构成川端康成写作时终身缠绕的痛苦回忆。
不幸乃成就心中无不幸则不能成就之物的机缘;亦为成就未来幸运之机缘。
那种无不幸则不能成就之物存在于川端康成的心中,也存在于我所偶尔翻阅的其他国外作家的心中:比如普鲁斯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杜拉斯、卡夫卡、尼采等等等等
4
在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于学识的仰慕,对于书籍的喜爱,以及刚开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那种美好的回味和忆恋。每次到书店寻获一本久寻未获的好书,我的心中总是有着一种莫名的兴奋感。但常常,我会对于买书的自己充满厌恶和鄙夷。
我常常出于不快发出一些令心中更加不快的感慨:
从某种能够正确的途径来说:文学不过是语言游戏,而绝非什么崇高的事业。
知识只能作为赚钱的资本,而不应当成为消费欲求的根源。不以为用,反以为害是人生最大的禁忌。文艺又岂可称为知识?
艺术是一种堕落。读书是一种自甘堕落!
读坏书是一种浅薄。读好书是另一种浅薄。
俗的文化产品不过是一时的流行。但是雅的文化产品,亦为大众和商业社会歪曲为另一种一时的流行,并作为那些更加俗不可耐的好时髦好深刻的人们标榜自我的一种途径。真正沉着于其中的人,少之又少。
没有什么不是平庸、平常、庸俗、庸碌、俗不可奈的,作家、艺术家都是如此,他们不过是一种技术手段的使用者而已,创作不过是在使用自己所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而已。
不要去读别人写的作品。除了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外,根本一无所获,反而给误导。只有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受才是真正值得反复阅读斟酌的内容。看自己的书,才是最重要的,改到改不动为止。修改与写作有着同等的乐趣。
太多的书令人感到绝望、疲累、厌倦!
书籍版本的更新往往不过是种促销手段,而不是出于更正原有错误、跟进时代潮流、顺应读者更为真实的要求和需要的目的。
作家可以在死后仍然活在自己的作品之中,然而不朽却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正是每个时代的人们创作出永恒的作品的欲望使得这种欲望完全丧失了实现的可能。
5
多年以来,我总在思考着文艺方面的问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艺术上是如此,文艺亦然!
写作是为自己所完全真切把握着的,而爱情却不是这样。写作可以完美!
李嘉诚:商者无域!
余秋雨:行者无疆!
文武:学者有成!作者有终!
科学的知识原本就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