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月3日,古巴臨時政府在聖地亞哥成立,烏魯亞蒂任臨時總統,菲德爾&iddot;卡斯楚任武裝部隊總司令。2月,卡斯楚出任政府總理,7月,多爾蒂科斯取代烏魯亞蒂任總統。新政權實行土改和發展民族工業的政策,宣布美國公司和當地大、中資產階級的財產為國有。1961年,&ldo;七&iddot;二六運動&rdo;、人民社會黨、&ldo;三&iddot;一三革命指導委員會&rdo;合併為古巴革命統一組織(後改為古巴共產黨),同年,菲德爾&iddot;卡斯楚宣布古巴革命是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
古巴革命戰爭的勝利是由一系列主客觀因素決定的。主要是,在政府控制力較薄弱的山區建立根據地,逐步擴大,最後向城市進攻;建立了軍隊,並具有較強的戰鬥力;建立了廣泛的統一戰線,聯合了&ldo;七&iddot;二六運動&rdo;、人民社會黨、&ldo;三&iddot;一三革命指導委員會&rdo;、古巴革命黨、古巴人民黨、古巴民族黨、&ldo;古巴工人運動&rdo;等力量,並發揮領導作用。美洲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的建立,對戰後拉丁美洲和世界政治形勢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91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
北非反殖抗法的第一曲凱歌
1954年11月1日,阿爾及利亞爆發了反抗法國殖民統治,謀求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戰爭。阿民族解放軍在民族解放陣線領導下,逐步發展壯大,抗擊80多萬法國殖民軍,解放了大片國土。1962年3月18日,法國政府被迫停止殖民戰爭,並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
阿爾及利亞是北非國家,位於地中海西部,緊靠海上交通要道。由於阿爾及利亞戰略地位重要,資源豐富,且與法國本土較近,因此早為法國統治者所垂涎。1830年,法王查理十世派遣布爾蒙將軍率3萬軍隊遠征阿爾及利亞。當年7月,法軍征服了阿爾及利亞。1834年,法國宣布阿爾及利軍為法國屬地,實行軍事統治;1871年,將阿劃為法國的3個省,由法國派總督統治;1905年,法軍攻占撒哈拉地區,使阿爾及利亞全部淪為法國殖民地。
法國征服阿爾及利亞後,殖民當局推行種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掠奪阿爾及利亞巨額財富。法國殖民者的行徑造成了阿爾及利亞的貧困,也激起了阿爾及利亞人民的強烈反抗。自183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在100多年時間裡,阿爾及利亞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進行了無數次各種形式的抗法鬥爭,削弱了法國的殖民統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阿爾及利亞人民積極參加反法西斯鬥爭。美、英、法等曾許諾,戰後將滿足阿爾及利亞人民的獨立要求。但是,法國殖民當局沒有實現諾言,反而對要求獨立的群眾實施嚴厲鎮壓。殖民者的行為教育了人民,使他們認識到了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必須走武裝鬥爭的道路。在戰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形勢下,阿爾及利亞革命者於1954年建立了&ldo;團結與行動革命委員會&rdo;(起義後改為民族解放陣線),並開始將分散的游擊武裝聯合起來,建立新的游擊隊(後改為民族解放軍),至10月發展到3000多人。不久,游擊隊做好了發動武裝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
1954年11月1日凌晨,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在全國30多個地方同時發動起義,襲擊殖民當局的駐地、哨所、憲兵隊、警察局和其他軍事目標。當日晨,起義者還通過在埃及開羅的阿爾及利亞愛國者,將起義的消息和民族解放陣線與解放軍的宣言,向全世界廣播。起義後,民族解放軍首先在地中海的大卡利比山區和靠近突尼西亞邊境的奧雷斯山區建立根據地,並不斷擴大根據地範圍。起義者的行動給法國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