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小时发过言,科列克未再出现。
银杏儿以为科列克醒悟了,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松快。她哪想里得到,科列克正与相互吹捧之友——某些“反抄袭名将”商量反攻策略。厚密的黑云正在聚集,一场大祸正向她扑来。
午夜时分,科列克在曾令他荣耀至极、却因银杏儿反映情况而从置顶落下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帖子后发了两个跟帖。
第一个跟帖是向被捧为“才子”的“反抄干将”“基区”说:
“谢基兄!应该是这样的。”
——看官,纵观此帖不难发现,科列克的发言好似在对风说话,因为整整三天,“基区”并未在这里出现。依我看科列克的“风语”是种暗示,是宣告反击银杏儿的密谋已趋成熟,是吹响“战前”的“号角”;而把辩论场从银杏儿的主帖《略谈科列克的音乐帖子》拉到《梁祝》来,是开劈第二战(紧随其后还有第三、第四战场);其意不仅为扩大影响,升级矛盾,更在叫银杏儿纵有分身之术也难顾全!
自古以来,逻辑偷换是搅浑水的重头戏,水一搅浑,人就头昏脑胀,银杏儿的支持者自然会西东难辩知难而退;乘下银杏儿孤单单一人,收拾她,不跟瓮中取鳖一样轻松?!
来看科列克发出的第二个跟帖:
“我不知道别人对音乐的感受是否粗略,从我已经听了28年的音乐来看,我对音乐的感受是很细腻的。我曾经告诉过明光,我在写《梁祝》的后半部分时流下了很多眼泪。在祝英台投坟的那一段,我除开感受到独奏小提琴以外,还感受到了一直在催促乐曲情绪发展的板鼓,所以我只写了独奏小提琴和板鼓的音乐形象,而略去了对乐队的描写。如果是另一个人来写的话可能只写独奏小提琴和乐队,而略去板鼓。这只是个人的感受问题,并不影响整部作品的完整性。对于音乐方面的一些事件,整个音乐界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不能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呵呵看官,这科列克仍然以所谓“听了28年”、吹嘘他对音乐的感受“很细腻”、来证明他之“正确”。众目可睹,银杏儿摘抄的书上内容,代表古往今来音乐界的观点,但在科列克嘴里,竟然比他的“感受”还“粗略”,这可真是无知则无畏啊!
把《如歌的行板》跟《伏尔加船夫曲》弄成“完全一样”,错了就是错了,却拉大旗(这大旗是他拉得了的吗?!)以“……整个音乐界都有不同看法,所以说不能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作狡辩;银杏儿指出的是具体问题,反反复复强调了好几次,科列克却反反复复搅浑水,孰可忍孰不可忍啊?!
其次,《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从五十年代诞生起,音乐界就对其在民族风格的大胆尝试、尤其板鼓的运用大为褒扬,音乐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今竟变成了“科”的“独到感受”!连两段简单旋律都不能辩认,他在《梁祝》(和其他)帖中所写大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主部主题、付部主题……”这众多的旋律又是怎样分清楚的?这不明摆着是抄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对《梁祝》的文字解释随处可见;八十年代初就有一本乐谱针对业余受好者,在扉页对乐曲作了非常详细的文字描述,“科”不过对文字作了点改头换面,就要称“原创”,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二)
次日一开坛,基区就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科列克的跟帖后发言,对应科列克的自吹自擂:
“科兄:
我边看边听。让《梁祝》久久回荡。”
银杏儿一打开论坛页面,就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上升到页面最显眼位置。
见科列克发了言,她点开帖子,看过科列克对基区的“风语”,看过科列克第二个帖子和基区的回帖,面对搅浑水的“才子”的表演,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