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仍然让人怵目惊心:从毛利塔尼亚到津巴布韦,从科特迪瓦到布隆迪,到处都出现米珠薪桂的场面,甚至连印度洋上的岛国毛里求斯也不例外。
在内陆国布基纳法索,一个圆面包的价格已由2005年4月的25西非法郎升至120西非法郎(1美元约合505西非法郎),在其背后,是谷物价格年均40%的飙升,而且这一趋势毫无减缓迹象;在科特迪瓦,一公斤牛肉的价格在短短几天内从1300西非法郎攀升到1800,而一头牛的价格则从不到30000西非法郎飙升到180000,甚至已有人预测下周会升至25万,其它各类食物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让这个刚刚从内战中苏醒过来的昔日西非富国雪上加霜;布隆迪的食糖是上涨最厉害的副食品,半年内已由每公斤750布隆迪法郎(和西非法郎等值)涨至1000;岛国毛里求斯则必须忍受牛奶和乳制品涨价40%的痛苦,而且这个粮食自给率极低的国家正为国际农副产品市场价升量减担忧不已,同时,一些不法经销商以次充好牟取暴利,《路易港快报》记者BernardSaminaden撰文称,有关方面应加强对牛奶市场的监管;在马里,问题似乎并不严重,面包价格还是老样子,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价格没长,面包却变小了——售价120西非法郎、400克的枕状面包变成了300克,而售价75西非法郎、300克的长棍面包变成了250克,这个统计结果是由马里政府和马里面包业联合会8月18日刚刚发布的,马里《巴马科回声报》记者SidikiY。Dembélé8月20日发表《面包减肥》一文予以辛辣讽刺;在津巴布韦,饥荒伴着艾滋病大爆发的狂潮席卷南部,令这个通胀率全球第一的国家雪上加霜。
食品价格是商品价格的最低一环,它的上涨势必引发连锁反应。因为布隆迪有许多人从事甘蔗种植,起初许多人对食糖涨价大声叫好,因为这势必会提升甘蔗收购价,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从面包到牛奶,从食盐到通心粉,几乎所有食品、副食品的价格都在直线窜升,接下来就是日用品、工业品,因甘蔗涨价多赚的一点钱与之相比完全不成比例,《布隆迪复兴报》20日刊登了食品涨价辩论专版,从中可看出,当初针对食糖涨价发出的喝采声,已为对食品涨价的一片惊恐之声所淹没;在喀麦隆,自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所有进口商品价格平均上涨4。3%,国产商品4。4%,去年售价6000西非法郎的一罐12公斤液化气,如今价格已飙升至9000,《雅温得革新日报》8月22日署名BriceR。Mbodiam以“生活变得昂贵”为题,表达了对民生的忧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无数非洲当地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分析,但国际间对此的关注、讨论却并未因此水涨船高,更不用说实实在在的帮助了。
然而没有国际间帮助,非洲各国恐怕很难独立应对。许多非洲分析人士已指出,粮价的飙升并不仅仅由于自然灾害,近年来欧美各国出于能源替代考虑,将大量粮田改种人造能源原料作物,导致谷物、畜产品、乳制品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上涨,才是症结之要害。非洲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己,即使能,农产品结构的单一也让他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薄弱,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高压不堪重负;不但如此,非洲各国国民经济结果也往往是单一而畸形的,产业链是扁平的,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并不能增加农民的购买力(因为大多数粮食是进口的),从而刺激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大多数工业品也是进口的),结果如何,不言而喻。
更严重的是通货膨胀的威胁。由于前述种种因素,非洲各国的货币在灾难面前常常一触即溃,津巴布韦元、加纳塞地、几内亚法郎,甚至尼日利亚奈拉的脆弱便是显例。目前而言只有非洲法郎区是个例外,但其背后是法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