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水,就注到了陶釜三分之二的位置。
李令皎又走到另一个陶釜前,继续往里面注水。
很快,三个陶釜里都注好了水。
瞧见难民们一个震惊不已的模样,李令皎冷静吩咐道:“袋子里是粮食,搬出来,煮了吃吧。”
这时候才有人敢上前,凑到陶釜前去看里面的水。
一个难民伸出黢黑的手指,点了一下水面,沾了一滴进嘴里。
他惊喜地叫喊出声:“是水!真的水!”
“太好了,是水!”难民们你挨我我挨你地挤上前,纷纷用手沾了陶釜里的水喂进嘴里。
李令皎想要叫难民们别用手碰釜里的水。
可看了看难民们全都乌漆嘛黑的手,又叹了口气,无奈地闭嘴了。
她倒是想让他们注意卫生,饭前洗手。
可是这等大旱之年,从哪里找水呢?
算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估计这些难民们身体也都有抵抗力了。
李令皎也只能在心中自我说服。
一抬头,瞧见妇人们将米糠都搬了出来,正往陶釜里倒。
李令皎连忙叫住:“米呢?里面不还有几袋米吗?怎么不搬出来?”
妇人们愣住,结结巴巴:“那、那是仙姑您吃的……”
李令皎摆了摆手,“不用。那是给你们吃的,和米糠一起煮。”
考虑到既要果腹又要有点营养,还要省着点钱花,李令皎才选择了用米糠混合着稻米的办法。
妇人们连忙将几袋米小心翼翼地搬出来,也倒进了陶釜里。
她们舍不得糟蹋这么好的稻米,倒进去许多米糠,才添少量的米。
李令皎看在眼里,也没有说什么。
往陶釜里倒入了适量的粮食后,就开始生火造饭。
难民们围做一个圈,全都眼巴巴的盯着那几口陶釜。
李令皎也不明白古代是怎么做饭的,有点好奇地站在旁边看着。
有她在,难民们也都不敢造次。
等到饭香飘出来,一个个只是不停蠕动着喉咙,吞咽口水。
没有一个敢冲上前抢吃的的。
刚刚,仙姑徒手变出来的水的事,实在是让他们又敬又怕。
饭煮了很久,李令皎也没看出来熟没熟,只看得出来,那是几锅软塌塌糊糊,粥不粥,饭不饭的。
米糠放的多了,呈现出淡淡的黄色,散发着一股稻香味。
妇人走到了李令皎的跟前,“仙姑,煮好了。”
还没等李令皎说话,另一个妇人就用陶碗盛了一碗,端到了李令皎的跟前。
随后,妇人膝盖一弯,跪在地上,将那碗米糠粥端端正正放在了李令皎的脚跟前。
李令皎正不明所以。
就见其他人也全都跟着跪了下去。
整齐划一的朝着她磕头,嘴里念念有词:“仙姑保佑。”
李令皎终于反应过来了。
合着这是把这碗饭当做贡品了!
她连忙朝着旁边退开一步,“我不吃饭,你们吃吧。”
难民们一听到让他们吃饭,立刻连滚带爬地一拥上前,就要争夺釜里的食物。
有的人手里还握着个破碗。
有的人连碗都没有,直接伸出乌黑的五指,不顾滚烫地往锅里伸。
李令皎被这一幕吓了一跳,连忙叫停:“停下!住手!”
她的声音哪里比得上难民乱糟糟的争抢声?
顷刻淹没在一片混乱之中。
李令皎视线一扫,瞧见堆在庙门口的石头,弯下腰般起一块,用力地朝着一口陶釜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