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中兴大明从缴杀吴三桂> 第569章 窘迫的满清帝国(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9章 窘迫的满清帝国(下) (2 / 3)

道的,今年伤亡太大了”

老索尼看着岳乐,迫切的黑脸,也只能摇了摇头,无奈的回了几句。

朝廷要收赋税,发放军队的粮饷,官员官吏的俸禄,还有一大堆宗室王爷,也要张手要钱,哪里都是花钱啊。

“好吧”

“既然安亲王不信,老夫就好好说一说,这个赋税吧”

“首先是田赋,朝廷各省的田亩数字,采用的是前朝万历年间的7亿多亩,已经严重超额了”

“按照崇祯十六年的赋税,他们的田赋,仅仅收到1千多万两,咱们去年就收到了2100万两”

“还有一点,是折银问题,明朝的田赋,折银500万两,咱们的田赋,折银2000万两,老百姓手头上没银钱,只能用实物抵扣”

“其次是盐税,万历年间,总数是100万两,崇祯年间,收的数字是190万两”

“去年,朝廷收上来的,盐课466万,盐引266万,已经3倍有余,不能再加了”

“还有,就是加派征收的饷银,崇祯年间的三饷,辽响、剿饷和练饷,总共收取每亩一分二厘”

“咱们这十几年来,也征缴的差不多了,足足加征到一分一厘,否则哪里来的军饷啊”

“最后,是关税和矿税,也是收了十几年,数额比万年年间,足足翻了好几倍”

掌控了户部的老索尼,干了几十年重臣,如数家珍了,把朝廷的赋税,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没错,从满清顺治年间,一直延续到满清灭亡,朝廷的赋税,都比明朝的时候,更加繁重。

后世的大清王朝,之所以能延续两百多年,中期的时候,还是靠关税救了一命,否则早就崩塌了。

明朝末年,从万历年间,到崇祯十六年,维持一个国家的运转,如果没有4千万以上的财政收入,肯定要崩盘。

满清入关以后,也不能例外,刚开始为了拉拢士绅民心,减免了很多杂项,但很快发现,也无法维持下去。

且随着战争的持久性延续,粮饷的消耗,缺口越来越大,迫不得已之下,乱七八糟的杂税,征收的反而越多。

大名鼎鼎的辽饷、剿饷和练饷,顺治三年就开始重新征收了,盐税更是翻了好几倍。

甚至是崇祯年间,废除的矿税,也重新翻出来,继续征收,可见其财政的窘迫困境。

还有一点,就是三藩粮饷,顺治后期的时候,随着朝廷宗室的凋零,满蒙旗丁的腐蚀,战斗力越来越差。

满清中央朝廷,为了干掉明朝和农民军余孽,只能咬着牙硬挺,拨付大量的粮饷给平西王、平南王和靖南王。

以至于到了康熙年间,三藩的粮饷超过900万,朝廷财政不堪重负,最后逼着康熙大帝痛下杀手,玩命削藩,还差一点把满清削没了。

“索大人”

听到这里的时候,别说岳乐了,就是权臣鳌少保,也是满脸黑线,对着老索尼表情严肃的说道:

“能不能找个由头,再加点赋税”

“老夫打了几十年的仗,非常清楚那帮丘八的德性,没钱没粮的话,就要动刀子了”

“还有,如今西南的明贼,气势如虹,朝廷要是缺粮饷的话,前线的军队士气低落,别说是打胜仗了,能不能守住防线都成问题”

满清两大权臣,分工明确,一个管钱,一个管军队,相互不插手对方的势力。

这就导致了,鳌少保对财政的困境,一直比较模糊,再加上出身军队,本身就不懂财政问题。

但是,这个老武夫知道,没有粮饷的话,军队就得出问题,放出去就是一群野兽,兵过如梳,匪过如篦。

大清帝国,军队的核心是满蒙汉八旗,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