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中国历来的币制都是比较混乱的,像是秦汉之前,粮食、布匹、黄金,各种铜币,都可以用来作为货币,作为等价交换物。而秦汉之后,半两钱,五铢钱等大量发行,尤其是五铢钱,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注意,是亿万不是万亿,在古代,亿万通常指的是亿,万乃是衍生字,也就是说二百八十亿)。从此之后,黄金、铜钱共同流行,但是一旦到了战乱时候,谷物和布帛,还是最硬通的货币。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一直如此。甚至一直到了大唐立国数十年后,女帝日月当空的时候,那个所谓的大周皇朝,主要流通货币已然是布帛而不是开元通宝。这个现象直到宋朝大量铸造铜钱才开始变化,宋朝铜钱铸造量实乃历代第一,最多的一年,单单是一年的时间便铸造了五百万贯,也就是五十亿钱。从那时候起,铜钱乃是主要货币。到了明朝前期,由于元末的战乱,布帛和谷物再次硬通起来。直到明朝中后期,白银大量流入,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白银成了大宗财物的主要流通货币,铜钱才是小宗和日常所用。正因为长期存在的多元化货币制和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状况,使货币兑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兑换业务则自西汉开始出现,到唐宋有所发展,一开始的时候,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元及明初,官府欲专行纸钞,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钱庄银号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出现。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七七 茂德钱庄
嘉靖八年,私贩铜钱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导致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钱桌、钱铺等“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万历五年,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庄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
开始的时候,许多钱庄并非单纯做银钱兑换,往往兼营其他行业。到了明末,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
山西经济发达,晋商豪富,不少晋商就是靠着钱庄发家的。而且商业繁荣,商业流通的交往也就非常之繁荣,是以商号银号钱庄之类的也就格外多些。作为北地的大埠,阳和城中钱庄就有至少十多家。
这茂德钱庄,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家。
据说茂德钱庄背后的东主是晋商巨贾,也是董策所知的七大家之一的田家,而且里头还有大同巡抚的股份在。硬扎的背景,雄厚的财力,使得茂德钱庄成为了晋北信誉最硬挺的票号之一。
钱庄就在棋盘大街北段的中间部位,不过并不是临着大街,而是在一条小巷子的尽头。事实上,阳和城大一些的店面,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这条长数里,宽十数丈的大街两侧。而钱庄之所以选在巷子里头,则是为了安全考虑。这巷子只有一个开口,尽头就是钱庄的大门,如此一来,就算是有人图谋不轨,也是只能一条路来回,最是适合瓮中捉鳖不过。
钱庄看起来跟别的店面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围墙格外的高,怕不得有三丈多了,大门也很高,却是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来回。而大门是大青砖砌成的,周围的则是大石砌成的底子。
这一切,自然都是为了防盗。
其实这个年代,防盗的措施还不止这些,晋商其实是很精明的一个群体,也非常的有创造力。他们开办钱庄,而为了周转资金,难免就要在各个钱庄之间来回运输金银等贵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