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斯巴達克起義失敗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沒有一個能夠聯合廣大受剝削群眾的總綱領;參加起義的羅馬社會各階層的社會成分和民族成分複雜,對之缺少必要的教育工作;作戰指揮上由於缺少經驗也有許多錯誤等。然而,這次起義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起義的本身,它沉重地打擊了奴隸主統治階級,加劇了羅馬奴隸制的經濟危機,促使羅馬政權由共和制向帝制的過渡。斯巴達克在起義中表現了英勇的鬥爭精神和卓越的軍事才能,馬克思稱他是&ldo;古代無產階級的真正代表&rdo;;列寧也說:&ldo;斯巴達克是大約2000年前最大一次奴隸起義中的一位最傑出的英雄。&rdo;
斯巴達克起義對奴隸解放與自由運動是一次巨大推動,在人民群眾爭取社會解放的鬥爭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遺蹟。列寧在評價斯巴達克起義時指出:&ldo;在許多年間,完全建立在奴隸制上的仿佛萬能的羅馬帝國,經常受到在斯巴達克領導下武裝起來、集合起來並組成一支大軍的奴隸的大規模起義的震撼和打擊。&rdo;就當時來說,極大地動搖了羅馬奴隸制基礎。奴隸主被迫對剝削奴隸和經營田產的方式作出某些改變,並開始改變控制奴隸的方法和對奴隸的態度。他們儘量收買不同種族的奴隸,避免把同族的奴隸集中使用,提防他們聯合在一起。奴隸主開始把土地分成小塊,交給奴隸耕種,奴隸可以分享一部分收成,奴隸就在這樣的方式下開始演化為&ldo;隸農&rdo;,而釋放奴隸的數目也漸漸增多。上述情況到公元1世紀後就更為普遍。
斯巴達克起義能夠建立較強大的軍事組織,多次打退羅馬精銳部隊,在軍事上有許多成功之處,如在戰鬥行動中力求奪取和掌握主動權;組織好步兵和騎兵的協同,力主進攻;在戰區內巧妙地機動部隊;行軍隱蔽迅速,設置埋伏,實施突襲;善於各個殲滅敵人。這些對後來的奴隸起義戰爭提供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9 高盧戰爭
愷撒走向獨裁的奠基石
高盧戰爭是羅馬共和國為征服高盧、擴大疆土而進行的侵略性遠征,更是高盧總督愷撒為壯大自己的實力,戰勝自己的對手進而確立獨裁統治而進行的一場建功揚威、擴軍備戰、掠奪財富的殘酷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愷撒征服了整個高盧,為建立個人的獨裁政權鋪平了道路。
高盧是羅馬共和國北部的一大片土地,包括今天的義大利北部、法國、盧森堡、比利時、德國以及荷蘭和瑞士的一部分。
公元前1世紀,羅馬共和制面臨危機,以蘇拉為首的元老派同以馬略和秦納為首的民主派為爭奪政權展開了殊死搏鬥,雙方兵戎相見,互相報復,義大利血流成河。鬥爭的結果是蘇拉派勉強維持了元老派統治,推行民主改革的馬略派死傷殆盡,一蹶不振。這時羅馬政壇有三位新人嶄露頭角,這就是克拉蘇斯、愷撒和龐培。公元前73年爆發了偉大的斯巴達克起義,蘇拉黨徒克拉蘇斯靠鎮壓斯巴達克起義一舉走上政壇。他在蘇拉麾下以貪得無厭、敲詐勒索、趁火打劫著稱,公元前70年被選為執政官時已是羅馬首富,在任執政官時有意&ldo;割血&rdo;以拉攏民眾,擺萬桌酒席宴饗百姓,還給全體羅馬人以3個月的穀物津貼。
尤利烏斯&iddot;愷撒是馬略的外甥、秦納的女婿,在蘇拉獨裁時期被迫流浪異鄉。蘇拉死後他才回到羅馬,曾以控告蘇拉派的馬其頓總督貪贓枉法而獲好評,公元前68年任財政官。他打出馬略派領袖的旗號,在社會上聲名鵲起。他雖出身名門,但家財不豐,加以為籠絡人心而慷慨施捨,欠了大筆債款。據說公元前62年愷撒得到出任西班牙總督的肥缺,卻因債務纏身不能啟行,大富豪克拉蘇斯為他作保並償清部分債務才使他得以赴任。與此同時,龐培也武功卓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