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7部分 (3 / 5)

”,但也意味着无法拿到更多。也就是说,有本事的人和没本事的人吃一样多的饭。而“薪酬”制则意味着有本事的人能吃到更多的饭。这自然会得到有本事的人的支持。

也正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废世卿世禄制,实行二十等军功爵制”才能得以实施。

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勋贵子弟也一样,也分三六九等。

实施“军功爵制”以后,勋贵子弟中有本事的精英人士可以很容易的就拿到比原来的旧有制度下更多的利益,也就是说这些人将成为变法的最大受益者,这些人势必会成为变法的强力支持者;而勋贵子弟中本事一般的平常人士也能拿到与原来差不多的利益,由于变不变法都没有太大区别这些人只会成为“墙头草”;至于那些勋贵子弟中没有什么本事的庸碌人士,他们是会反对新法,但他们又能掀起多大的浪呢?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家”大于“国”大于“天下”的。“世卿世禄制”的爵位是授予“家族”的而“军功爵制”的爵位是授予“个人”的。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只要能有一定数量的精英勋贵子弟和一般勋贵子弟这个家族的利益就不会受损。也就是说还有相当数量的庸碌勋贵子弟会由于“家族”原因而脱离“反对派”加入到“支持派”和“骑墙派”之中,这无形之中又进一步的减小了“反对派”的实力。

还有不要忘了,商鞅变法中有一条“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着又无形之中进一步减小了变法的阻力。

就这样,以商鞅为首的“变法派”拉拢了旧有利益阶层中的精英勋贵子弟,分化了旧有利益阶层中的一般勋贵子弟,接下来只要打击旧有利益阶层中的“顽固分子”,那么剩下没本事的庸碌人士又能成什么事呢?

可以说,这是由于对旧有利益阶层的分化和新兴利益阶层的确立,商鞅变法才能得以成功。

而其他的变法呢?

的确,从变法措施上来看,这些变法都是“利国利民”的,但是他们对旧有的利益阶层采取的是“不问情由一棒子打死”的策略,而同时那些变法者又没有培养起足以与旧有利益阶层抗衡的新兴利益阶层。因此,当变法者本身不能再维持新法的时候旧有利益阶层的反扑会一点阻力都没有。变法自然也会失败。

在正统教育中商鞅被杀是由于“旧有势力的反扑”。

崇祯皇帝朱由检觉得,秦惠王之所以会对商鞅“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是由于商鞅和秦惠王之间的“私人恩怨”而不是什么“旧有势力的反扑”之类的“政治斗争”。

如果商鞅被杀真的是由于“旧有势力的反扑”那么“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必然会有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斗争,新法也必然会处于“时废时存”的状态之下。即便没有出现“新法时废时存”这种现象但是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也必然会导致很多人被杀。

然而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这个现象。

正统教育中以一句“因顺应了历史潮流而成不可逆转之势”把这个问题轻松的“河蟹”掉了。

商鞅变法的那些条件,其实归结为一点就是:商鞅变法的成功,是因为他的变法是以绝对权力下的**统治为基础的。

因为有国君的绝对权力支持和军队的绝对服从,在这样的**统治下,只要是变法者制定的法令,人们理解的要服从,不理解的也要服从,不问本心,只看结果,再加上当时的民众思想文化水平差,思辨能力低下并且没有反抗这种**统治的能力,这样的一刀切式的变法才偶然地成功了。

说白了,**统治加上民风单纯,只要变法者不是脑残瞎指挥,都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在这样的形势下,贵族守旧阶层既无兵权政权,又无群众基础,肯定翻不起浪来。另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