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诚心荐言,一个是虚心聆教。若不是有这番长谈,刘备怎能得卧龙、凤雏之助,怎么能摆脱困境、迅速崛起?
当年司马干曾在此生活学习一段时间,自是对这水镜庄的情形是一目了然,记忆犹新。但是当司马干当年入水镜庄学艺之时,诸葛亮、庞统等师兄是早已经是早已下山。
按照这司马干所叙述这般,林易是早已探出这水镜庄可不仅仅是世外桃源般,只怕就是那传说中的洞天福地。只是这样的小灵天之地,常人自然是可遇而不可求,自从这司马干由于天资不佳,学艺不精,离开这水镜庄后,这水镜庄就好像从这世间消失一样。
后来他曾又多次深入南漳,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去寻找这水镜庄。只是可惜早已是物是人非,山还是一样的山,水还是一样的水,那处白马洞却是杳无踪迹,只剩下到处怪石嶙峋。因此这司马干更加相信这司马微就是那传说中的仙人,而那水镜庄就是这传说中的仙人洞府,自然是可遇而不可求。
不过也就是因为此事,司马干就开始耽于世事,一心梦想出尘,四处求仙问道,淮南安刘安成为了他的目标,只可惜后来却不应被这鲜卑妖人钻了空子。
第一百三十八章 和氏璧和传国玉玺
“天下名山大川无数,而这玉溪山却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可为什么这水镜庄偏偏就安在这南漳县玉溪山之中?”司马干突然对林易问道。
林易自然是十分不解,也跟着疑惑道,“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水镜先生选择这玉溪山是刻意而为之!”
司马干捋了捋胡须道:“不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玉溪山虽是高不过百丈,深可清澈见底,这其中却是有着十分不凡之处。
水镜庄脚下是一道清溪,水声潺潺,更是给这水镜庄平添了几许清幽和仙气。据说,玉溪山也因此而得名。溪上有一便桥,人行其上,大有凌波微步的感觉,恍如腾云驾雾。沿着庄后的蜿蜒小径,直达玉溪山主峰。
据说这玉溪山是楚文化发祥地——荆山山脉的一支,南延70多公里,与玉印岩——当年楚人卞和的得玉之处遥遥相望。站在山巅,纵目望去,水镜湖碧水长天,浑然一色,绿雾山影,宛如仙界。近处的南漳城人车如织;田园风光一览无余,山下蛮河如银带绵延,令人心旷神怡,尘念皆无。”
“和氏璧?难道是此山之中也是盛产神玉?”林易惊问道。
“关于这和氏璧的故事,这天下是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世人大多记住其中惊心动魄的故事,却大多忘了这卞和究竟是从何处而得的这块珍宝!”司马干道。
关于这和氏璧的故事这其中自然是有很长的一段故事。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内)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从楚文王到楚宣王的大约四百年间,世接代传,和氏璧一直是归存楚国王室。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也有一说是楚威王时,因嘉奖相国昭和灭越败魏有功,赏赐予他。后昭和于赤山举宴会饮,应众宾客所求而拿出传观共赏。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