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仙侠小说>不明不白的拼音> 第734章 必然分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4章 必然分歧 (1 / 2)

“讲!”

“臣与袁总参谋长一样只有独子,似是可以置之事外。然臣还是想替满朝文武问一句,陛下此意为何?

自古文武有别,文武双全者凤毛麟角。各家子孙若是有意科举,却又不得不随军出征,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有用之身,平添白发送黑发之忧。”

但当着这么多人也没法劝皇帝说别惹众怒,袁应泰只能绕着圈子提醒:你虽然是皇帝,手握兵权,予取予得,但真要把大部分朝臣都逼得走投无路,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大来此言差矣……朕虽读书不多,却知道从周起,上阵杀敌乃各诸侯国中贵胄之荣,每战必身先士卒。

我朝大部分读书人都以古礼为尊,动辄感叹礼乐崩坏。现如今朕正是仿效周礼,恢复士人之荣耀,尔等为何还是不喜呢?难不成所读圣贤书都是用来要求别人的?亦或都是用来迷惑朕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士人之理想,但朕认为这是错的。做好一个人、打理好一个家庭、管理好一个国家,表面上看都是依靠道德与家法或者国法,但往深层次理解,又不尽然。

在国内道德与律法有用,但在国与国之间最不需要的就是道德和法律。道理很简单,无论道德还是法律都需要至高无上的权威来评价与执行。

做为家长和国君,就是评价者与执行人。可是放在国与国之间,又该让谁来充当这个角色呢?没有了至高无上的评价者和执行人,道德与法律就是废纸一张,毫无用处。

当蒙古各部受到天灾困扰生活无继时,想不被饿死冻死只能南侵劫掠;当女真各部发现关内武备废弛无力约束时,想活的更好只能西征叩关;当佛郎机人发现了大明地大物博时,想赚到更多银子也只能不远万里。

试问各位,此时谁能用道德与法律劝阻约束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时的道德与法律毫无用处,唯有比他们更无耻、更缺德、更无法无天,才能战无不胜。

此时谁的拳头大、谁的兵甲犀利、谁更会骗人,谁就会笑到最后。这也是为什么朕只用几万军队就可以打得女真人丢盔弃甲、把佛郎机人赶出吕宋、让蒙古各部不敢南下的由来。

可光是朕明白这个道理并不能让大明真的强盛起来,需要更多人明白并参与进来。大明百姓以军伍为低贱,根源就在于你们。

杨泉有言,上不正、下参差。如果从你们这里不带头出人出力保家卫国,百姓又怎肯心甘情愿的把父亲、丈夫和儿子送上战场呢?

话又说回来了,修身、齐家、治国道理又是相通的,都要靠个人的操守来做榜样。当家长、国君、大臣的如果不能以身作则,百姓们又怎肯轻易相信。

朕还可以换个角度来说明贵胄子孙从军的合理性,做为皇室宗亲、大臣勋贵是受益最多的群体,之下才是士绅豪强地主和百姓。

诸位爱卿都与朕合股开办有工厂矿山,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谁投入的多谁收获的多。治理国家和经营工厂也没太多不同,想获得更多就要付出更多。

只有当大小东家全都履行了职责之后,百姓们看到了公平和希望才会跟着付出。最终依旧是东家们拿大头,百姓们分一分残羹剩饭。

谁若是不想付出,只愿意坐享其成,有好处的时候先挑大的拿,需要付出的时候先让百姓顶上,那就不是个合格的东家。

朕想说的还有很多,不过今日暂且到此,相信以诸位的才识应该不难听懂。快到中午了,都留下来用膳,饭后继续商讨,今日必须有个定论。”

面对袁应泰的当面质疑,洪涛既没有失望伤感也没恼羞成怒。有人愿意提出不同意见很好,也不是说保皇派就不能和皇帝意见相左。

但提出意见只是第一步,说出道理和给出解决方案才是重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