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2部分 (4 / 5)

,从雪山派群弟子练剑时所见到的雪山剑法,丁当所授的擒拿法,石清夫妇所授的上清观剑法,丁不四所授的诸般拳法掌法,史婆婆所授的金乌刀法,都纷至沓来,涌向心头。

最后他随手挥舞之时,已是不按次序。

但觉不论是何门何派的武功,皆能做到随心所欲,既不必存想内息,亦不须记忆招数,石壁上的千百种招式,自然而然的从心中传向手足。

因此,白首太玄经上的内功心法,固然威力强大之极,而且更有一个好处,其实对于追忆来说,乃是极有用处地。

要知道,中国的儒家思想,乃是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精粹。

尤其是在两千多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儒家文化,曾经数度受到外来文化思想和本土文化思想的碰撞和冲击。

但是,最终中国的儒家思想,却是始终能够做到兼容包并,将各派的思想包融于儒家思想之中。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汉代之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这便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兼容包并。

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势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南宋时期,一代大儒王阳明精通释道儒三派之精华,吸取了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又将儒学与其他诸学派进行了一次融合和提升。(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一章 一饮一啄】………

白首太玄经作为儒家武功的精粹,却也如其儒家思想一般,可以兼容包并各门各派的内功心法。

因此,白首太玄经这门儒家内功心法,若论及威力,或许未必及得上易筋经、洗髓经等佛门武功。

但是,将其作为一门武功的主线,贯穿各门各派的武功,将各派的练功心法兼容包并,却是它独一无二的精髓。

而慕容追忆哪里知道这白首太玄经有此神妙之处,反而因为自己所练的内功实在太多,而迟迟不敢修习。

因此,一饮一啄之间,却是白白错过了一场天大的机缘,却也称得上造化弄人。

但是,这并不影响慕容追忆,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门武功。

因此,他在使出千里不留行轻功身法之时,其身法精纯程度,却是与那侠客岛上所记载的精要之处,乃是一模一样的。

然而,让慕容追忆最为惊讶的是,这侠客岛上的武功,在武林中从未流传。

他满以为除了西门无恨之外,就只有自己的父亲和自己得到了西门无恨的真传。

因此,除了这三人以外,天下无人识得这一门武功的路数。

哪知,在这一个小小的渔村之中,自己偶然使出这千里不留行的身法,却被人当场认出,却是令他登时莫名不已。

而那中年渔夫,却是兀自紧追不舍的问道:“这位小兄弟!可否告知在下,你的这套轻身步法,究竟是何人所授?”

此人身在十几丈之外,却是一个跨步之间,便已来到追忆的面前。

而且所使的身法,居然与追忆所使的身法一模一样,居然也是使出了一招千里不留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