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印度肯坐下来谈判,那么首先就得接受既成事实,即在现有的局面上跟巴基斯坦进行谈判。
可见,印度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也就只是让巴基斯坦从阿姆利则撤军。
48小时不算多,印度当局该何去何从?
当天,新德里、孟买等地就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
不是针对巴基斯坦,而是针对印度当局。
印度当局并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更没有尽到维护国家领土安全与主权的责任,因此已经丧失了执政资格。
到了次日,也就是开战的第99天,新德里的示威游行演变成了骚乱。
虽然印度当局早就做了准备,但是负责维持秩序,准确说是镇压骚乱的警察部队也受到了影响。
当晚,暴乱已经遍及整个新德里。
入夜后不久,印度总理签署了一道命令,让部署在郊外的4个旅入城,协助治安部队平定骚乱。
可惜,平乱行动迅速演变为武装冲突。
到天亮的时候,整个新德里都变成了火海。
根据后来的统计,在这场遍及印度首都的暴动中,至少有数万人丧生,而且大部分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当天下午,在安理会的通牒到期前,印度总理宣布接受安理会调停。
随后,印度总理签署命令,让前线部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到此,第四次印巴战争的大规模交战阶段宣告结束。
当然,事情还没有完。
就在印度总理宣布接受停战谈判之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在北方战线上,至少有5万名印军官兵向巴军投降。
为啥?
这些印军官兵,特别是高级军官,都担心在战后遭到清洗。
要知道,在印度历史上,因为战败而遭到清洗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后方的局势失控,那些发动战争的政客很有可能把责任推卸给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军人,并且发起针对高级军官的清洗运动,以此来转移民众的愤怒,稳定国内局势,并且保住自己的政权。
只是,现在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
第641章 军事政变
新德里的动乱并没有结束。
在印度总理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调停,跟巴基斯坦进行停战谈判,并且下令让前线部队停止军事行动之后,积累已久的矛盾全面爆发,而且引发这个矛盾的,就是好高骛远的印度总理。
其实,也可以说是鼠目寸光。
为啥?
死到临头,才答应进行谈判,会有好的结果吗?
更要命的是,印度总理在此之前,已经下令让驻守在郊外的部队入城,而且是去平定骚乱。
这会有什么后果?
军事政变!
没错!
要知道,担心遭到清洗的,不止有前线的官兵,还有后方的官兵,甚至包括印军的高级将领。
为啥?
等到局面稳定下来,总理必然会推卸责任,而首先倒霉的就是高级将领。
理由嘛,也很简单,指挥不力。
不管怎么说,总理只是负责内务,而指挥打仗是将领的事,没有打赢,自然得由将领来承担责任。
问题是,责任真的在将领身上?
要知道,印军遭受的几次惨败,其实都跟总理的胡乱指挥有关,比如在拉合尔损失了几乎所有精锐部队。
当然,也没有哪个将领想被清洗掉。
此外,在这个时候坐下来谈判,等于是承认战败。
对于一部分仍然不死心的高级军官,特别是有那么点野心的将领来说,这依然是一个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