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于明朝骑兵临阵冲杀,李如松一面且战且退,撤往北部,一面急派飞马回营,命明军主力全速进军。
退却中的李如松在战斗中指挥有方,大量消耗日军战力,但由于敌我悬殊之况,一时无法根本改变战斗格局,三千明军陷入被分割包围的境地。
日将小早川隆景率部进行正面冲击,但其三千先锋部队被成功压制。
立花宗茂所部移动至明军右侧,占领山地,并以铁炮炮轰明军右翼,立花宗茂军中一金甲小将向明军冲锋,眼见一位将军,便与其单枪对战,这位将军便是明朝总兵官李如松,但这一勇武小将很快被李如梅远距离射杀。
混战之中,明军左翼也遭围攻,日将毛利元康等人倾巢突击。
六 日军陷入全线被动(2)
李如柏、李宁、查大受、张世爵等明军高、中级将领亲自策马挥刀作战。
李如松又遭小早川隆景部下井上景贞来犯,李有声将军为护卫主讲,英勇战死。立花宗茂两位亲信部将也被明军斩杀,小早川秀包八名家臣全部身亡。
小早川隆景率部试图加入吉川广家、宇喜多秀家、黑田长政军阵,欲以绝对优势兵力冲击明军骑阵。
数千明军精锐对阵四万日军兵团,两军从午后交战恶杀至黄昏时分,明军被压制在碧蹄馆之一隅。战斗进行到最惨烈阶段,明军仅剩铁骑数百,弹药全部耗尽,但大明军旗依然屹立不倒。
明军身陷险境之时,左协大将杨元率援军驰临碧蹄馆。杨元冲破日军,抢占被围明军右侧山地,李如松麾下火炮队发炮轰击日军,对日军形成夹击之势,小早川隆景阵地首先被明军突破。受到明军有力反攻之后,日军撤回王京。
碧蹄馆一战,据中国史料记载明军伤亡两千五百人,日军死亡超过八千人;朝鲜史料则显示中日双方两军各死伤五六千人;日本战史则认为该战明军总共投入兵力不下两万人,明军战亡六千人,另据日本《立花家传》、《武将列传》记载,日军阵亡将领多达十五名。
碧蹄馆战后,李如松乘胜追击,向汉城方向推进三十里,与十二万日军对峙;日军官兵领略到明军的武勇和超强火力,再加上无法判断明军规模,只能龟缩于汉城城中,不予接战。而李如松所部亲兵也死伤惨重,无力展开强攻,加之明军得到错误情报,听闻加藤清正率日军第二军团进攻平壤,经过三天对决,李如松遣军撤退,回到开城。
日军反应也非常迅速,他们保留有限兵力守卫汉城,派出绝大部分主力围攻开城,面对这三倍于己的日军攻势,李如柏全面统驭,组织反击,开城城墙几经易手,双方损失惨重,日军无奈只能再次退守汉城。
李如松则整备兵力,移驻平壤。
进入2月,约两万日本兵力转攻朝鲜军队防守的幸州山城,该地位于王京西北部,为京城门户。朝鲜守将权栗以寡敌众,致使多名日将负伤,日军撤退。
同时,李如松立即组织新一轮攻势,这一次,他不打算派出大规模兵团,而是实施釜底抽薪策略,计划焚毁汉城附近的龙山大仓。龙山大仓本为朝鲜国仓,囤积着朝鲜在战前数十年的粮食,王京沦陷之后,龙山大仓成为日军主要粮库,日军后续援助粮草也都囤于该处。
查大受、李如梅等人受命,率七百名敢死队员,迂回穿插,深入日军腹地,于深夜奇袭龙山大仓。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食,一夜之间被明军悉数焚毁。战役胜利结束后明军敢死队仅剩数人。但龙山一战,明军仅以数百人的代价就使日本侵朝大军陷入全线被动境地。
4月18日,日军陷入粮草不继的境地,全军被迫撤出汉城。李如松于第二天整军进入王京。
至此,王京、开城、平壤“三都”全部光复。
5月,刘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