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的應對有些玩忽職守,隱而不報,以至於農民大飢,餓殍載道,屍體盈野,激起了不少的民憤。
李青山出身農民,屠宰為業,因幫助饑民買糧而與屯糧不售的奸商發生爭執,失手將其帳房先生打死。因為奸商買通了當地官差,走投無路的李青松乾脆心一狠,聚眾數千人起義,自稱&ldo;渠魁&rdo;。李青山本被逼起義,應該很好招撫。楊太后這麼一想,便稍微放下心,轉而下令嚴懲山東、河南等省官員。
楊太后本打算準備將山東、河南等省官員一溜的清理過後,才著手處理新竄出來的造反頭子李青山。沒曾想,還未有所動作呢,返京準備繼職的周延儒向朱慈燐提出一個誘捕李青山的計劃。
朱慈燐不明緣由,卻也沒有聽了周延儒的意見就衝動行事,反而詢問楊太后原本打算如何。拜大明廠衛出色的情報能力所賜,楊太后沒幾天就查到了周延儒在乘船從宜興沿運河北上途徑梁山遇到了李青山,李青山謁見意欲由其傳話朝廷,接受招安。周延儒當時滿口答應,回京卻單獨面見朱慈燐…提出所謂的誘捕計劃。
楊太后本就不喜周延儒的為人,這才打發他外放任職,如今周延儒一回京就做出如此言而無信之事,更讓楊太后厭惡不已。
&ldo;哀家本來打算處理完了山東、河南等省的官員就招安李青山,沒曾想李青山早有歸順之意,幸好廠衛查明,才沒讓周延儒壞了此事。&rdo;
&ldo;朕明白母后的意思。李青山反叛朝廷本事出有因,當以招撫為主。朕這就下令盧愛卿親自前往梁山招降李青山。&rdo;朱慈燐揮筆寫下聖旨後,想了想又問楊太后說道。&ldo;看來周延儒此人不能重用了。&rdo;
&ldo;那就把他放在翰林院,平時遠著就行。&rdo;楊太后飲了一口茶水,卻是話鋒一轉,笑著道。&ldo;湯若望將修好的舊琴連同另一件外國進獻的樂器一起獻給了三郎,三郎打算給這個地地道道的德國人什麼賞賜呢!&rdo;
&ldo;徐公(徐光啟)曾說過他是一位大才,天文曆法方面的學識淵博,朕深以為然,不如就賜個光祿大夫的身份,讓其協助欽天監編著曆法吧。&rdo;
&ldo;三郎是大明的帝王,這些事兒看著辦就行,母后之所以有此一問,不過是好奇罷了。&rdo;楊太后頓了頓,又道。&ldo;目前賑災的這些事兒自有母后管著,你就放寬心、跟緊遼東戰事,要知道此戰不止關乎滿洲韃子今後命運如何,也關乎大明今後國運,所以此戰必須勝不可敗。&rdo;
&ldo;母后,三郎懂你的意思。&rdo;朱慈燐一臉正色的道。&ldo;內政方面就勞母后多費點心思了。&rdo;
此次談話後第二天,楊太后以太后之尊告諭戶部、都察院:直省告飢,而畿輔、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又有百姓茹土食菜,並無菜色,且剜肉爨骨,殣以澤量,言之墮淚,哀家憐百姓之苦,特開國庫,從外廣買糧食,以賑濟受災百姓,至於聚眾作亂人,哀家已查出事出有因,逐決定既往不咎,此示朝廷寬容。
此諭召一出,先不提已經得到了安置的災民是如何的感恩戴德,李青山一眾聽聞此諭召後,立馬歸降。楊太后見過李青山後,覺得他人還算不錯,便將他交給了准駙馬李定國□□。
兩畿、山東、河南、浙江、湖廣一帶的旱情處理完畢後,時間轉瞬來到七月,楊太后剛下懿旨,將兩位長公主、外加一位異姓郡主分別指了人後,愉悅的氣氛還未散完時,又聞錦衣衛飛馬來報,說夜半平陸地大震。震壞城垣民居,山崖崩裂,死傷無數。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