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眼下那早稻刚种上,谁也不知道四个月后收成如何,若是收成不好,百姓们饿的谋了反,到时候宋将军再千里迢迢赶回来平定吗?”沈尚书当即回怼过去。
“你......”,宋仁远一时气结,愤恨的瞪着沈尚书,那沈尚书也不怕他,也瞪着他。
朝堂之上,众人陷入一种微妙的剑拔弩张,除了曹东和曹慕之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的龙椅外,其他人都或明显或隐晦的斜瞪着宋仁远。
众人各怀着鬼胎都屏住了呼吸,静静等着萧后的后话。
又等了许久,萧后还是没有说话。
“诸位同僚都是爱国心切,言辞激烈亦能理解,不过还请诸位仔细想想,如今情势唯有萧后说的极是,既要安抚受灾的百姓,又要震慑那边境的突厥贼人,以我拙见,堵之不如疏之!”
曹东的话说的云里雾里,众人都没听懂,那萧后也缓缓的开口了:“曹统领这是何意?”
“臣惶恐”,曹东极恭敬的跪在地上,曹慕之也连忙跪下去。
“那突厥贼人前来袭扰,无非是艳羡我祖国疆土的大好河山,和我启和盛世的瑰丽文政,若是派一位公主过去,与那突厥王和亲,教化突厥民众,那契丹上下一心向赵,便只是时间问题了,到那时,我们不费一兵一卒也能征服他们为我大赵所用。”
萧后明明看见众人都纷纷点头称是,她还是故意问着:“诸位意下如何?”
沈尚书率先跪在地上,连连称赞起来:“回萧后,臣以为曹统领说的极是”,其他众臣都纷纷跪在地上附和起来。
宋仁远直挺挺的站着,既不称赞又不反对,只是皱着眉看着远处的龙椅愣神。
屏风后又响起萧后的声音,她淡淡道。
“宋将军,我自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各郡兵力都紧,但我想普天之大,总有爱国志士愿意出些气力,这样吧,我将我的嫁妆变卖些金银,凡是自愿随你前去平定突厥的,都有赏赐,多余的全都换成粮草,你一并带去前线吧!”
众人一听都愣住了,眼见萧后言辞恳切,竟要变卖自己的首饰来支持国事,众人对她都多了几分敬意。
“臣自愿停俸一年为国事效力”,曹东悠悠的应着。
跪着的众人,忙低着头去看曹东,却见他神色淡然不似说笑,各个眼里闪出惊慌,有些眼前一黑险些晕死过去。
过了片刻,户部的尹温书小声道:“曹统领一片赤诚天地可鉴,只是各家各府都上有老母下有幼儿,不可全断了俸禄......\"
闻言,众臣稍稍露出些喜色,纵观整个朝堂,除了性情耿直的宋仁远,便只有这手握国家命脉的尹温书,能与曹东对话几句了,众人将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都定定的看着他。
可众臣还没高兴许久,又听那尹温书继续道:“可国事当前,应当众志成城,依老臣只见,可先砍去一半俸禄......”
众人原本升起希望的眼睛又黯淡下去,但都自我宽慰着,好在还有一半......
“好!诸位皆为我启和盛世的功臣,我萧后承诺大家,度过此次难关,日后定加倍封赏!”
众臣闻言激动起来,高声呼号:“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宋仁远被那嘹亮的呼号拖着,沉沉跪下身去......
“今日便贴出告示广招天下能人异士,五日后出拔出关。我亦亲自为舞阳公主准备嫁妆,四个月后送其和亲,若无他事,众卿便退下吧”,萧后轻声说着,语气里却透着疲惫。
众臣都恭敬的叩首施礼,直等到萧后被扶着出了金銮殿,众人才缓缓站起身来。
曹慕之盯着义父,见他小腿微微发颤忙伸手扶他起来,待曹东站稳才默默收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