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晴阳不甘> 第104章 想得长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想得长远 (1 / 3)

天晴了,剩下就是灾后重建的事。

在这件事上李祯和刘太后毫不犹豫,圣旨、懿旨同时下达,户部负责拨款、兴国府负责灾后重建。

他俩接受陈恪的说法,“银子可以买吃、买穿、买各种东西,但对皇家而言,没有什么东西比民心更重要。”

下达命令前他俩也没召集群臣商议,陈恪说的还是不错,“中央集权的特点就是在关键时候只有一个声音。”

他俩想起来了,大兴王朝是中央集权王朝,救济灾民不用众臣研究,皇上和太后就能决定。

李祯觉得就应该这么干,有研究的时间还不如蒸几锅炊饼送到饥饿的灾民手里。

这是冠冕堂皇的表面话,他有点小私心,全力赈济灾民的决定是他和太后做出的,与群臣无关。

而刘太后也有这点小私心,但她想得更多。

这场暴雨好似一场战争,凶猛的敌军攻进了兴京城,在危难之时出现了黑脸包拯、红脸常继祖和坚决执行懿旨的天武军、左右厢军。

还有国子监、太学院、鹤翔书院三千余名师生冲了上去,全城二十余万青壮民工也冲了上去。

他们舍死忘生地用身体堵住溃坝的缺口,这是陈恪带头干的,而那些师生们忍饥挨饿也要疏散灾民,纨绔们竟蹲在小雨下啃着硬炊饼。

重复着这些信息,刘太后知道民心在我。

不论是天武军、左右厢军的将士,还是国子监、太学院、鹤翔书院的师生们,还有那二十余万的青壮,他们忠于大兴王朝,忠于他们的皇上和太后。

想到这刘太后的心里非常踏实。

然后将思路转到左右武卫军身上,突然发现自己做错了一件事。

她不应接受范泰的建议,任命邓镇担任右武卫大将军。

左右武卫军的大将军本是先帝临终前已经安排好的了,左武卫大将军曲昌候曾乐行,右武卫大将军巩昌侯张勇。

但她对张勇这位冷面侯不是很感冒,趁他生病之机夺了他的兵权,由范泰推荐的邓镇担任右武卫大将军。

以前的她觉得自己做得没错,直到安定城之战,邓镇的表现让她十分失望。

当时她就想,张勇绝对不会劝她迁都。

现在再想想,突然发现先帝的安排是对的。

在皇城和京城守卫上,先帝任命年仅十九岁的曹俨担任御龙卫都虞候,任命曾乐行和张勇担任左右武卫军大将军,任命常继祖担任天武军统制。

当时的她对这项任命没有完全理解,现在知道,在先帝心里,这几人都是忠臣良将。

而在朝堂上,先帝提拔谭远忠担任右相与范泰分庭抗礼。

这是先帝临终前做的事,现在重新梳理一下,刘太后突然发现那个胆小的夫君很有眼光,他给自己和李祯留下了一个保护圈。

可这个保护圈却被自己戳开一个口子,若不是李祯坚持推荐刘艺,这个保护圈将不复存在。

左右武卫军各有一万精锐,如全部落在范泰推荐的人手里,纵有曹俨率领的一千御龙卫也毫无用处。

想到这刘太后惊出一身冷汗。

而在这时,一名老太监悄然走进大殿,站在刘太后身边低声说道:“太后、昨晚陈助讲带着未婚妻和婢女去丰乐楼饮宴,与广平王次子李庭、吉安侯之子郭朝勋发生冲突。”

“郭朝勋想扇陈助讲耳光,未及脸上引发陈助讲体内余毒,陈助讲倒地后曹汲、石立等人赶到与郭朝勋对峙,并找来曾毅。”

“曾毅以辱其老师为由欲与郭朝勋决斗,被陈助讲及时劝阻。”

“事后张出尘出面调解,陈助讲不再追究此事。”

老太监说得轻声细语,而刘太后的脸色却变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