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华夏远古氏族> 第15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部分 (1 / 4)

冰期。

很难想像伏羲人的祖先是怎么从冰期里走出来的。距今万年时,冰期已经结束,气候仍然“微凉”。在冰期的冬季里,秦岭以北是今天的长城地区的气候。伏羲人是距今八千年的古人,生存的能力低于今天人。伏羲人的祖先更低于今天人。想像冰期的末期,只是幸运活过来少数人。在伏羲人的早期,人口一定不多。

地貌变迁。

如果没有对人口的统计,可能不会想到,女娲补天的神话包含了多少生命的代价。在今天可能讲述火山,地震的故事,却不可能讲述补天的故事。公元以后,每一次的黄河决口和改道夺走几十万人的生命。在伏羲时代,一条黄河在土地上滚来滚去,岂止一条黄河?据考古,仰韶人的住地建在河边的台地上,这是多少生命换来的经验?伏羲人的祖先芮城人就在黄河的北岸,那是一块很狭小的土地。差不多百万年的时间里没有走出自己的领地,没有扩大活动的范围。远古人感觉到了自身能力的渺小,达到了崇拜山林动物的程度。远古人没有办法抗拒地貌变迁的灾难。

迁徙。

迁徙是文化社会特有的现象。伏羲人用迁徙来抵抗饥饿。伏羲人以村落的方式生存,这是为了防止野兽的伤害。这就增加了采集食物的困难。从考古没有发现千年的遗址,长的七,八百年,短的三,四百年。遗址消失了,说明遗址地区的食物资源严重枯竭。住地的几十里范围内的食物全采集光了。辛苦营建起来的穴屋,挖出来的壕沟放弃了。伏羲人走上长长的迁徙之路。在伏羲时代自然没有规划之类,不知道多少时间才能找到适宜定居的土地。不得不风餐露宿。可能是百人,可能是千人,在迁徙的途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亡。公元前四千年,发生了大范围的食物“枯竭”,引起了始族人的长途迁徙。伏羲人是公元前六千五百年以后离开嵩山,沿着洛河向西迁徙,在洛河流域栖息了不少于千年。洛河的源头在蓝田地区,著名的女娲神话通过洛河传播到了河南和山西。伏羲人(的后代)分布在河南全境和山西的南部。

旱灾,虫灾。

从伏羲时代开始,伏羲人参与了生态平衡,生态灾荒发生。在自然灾荒面前,伏羲人一定无力抵抗。对伏羲人威胁最大的是这两种灾荒。越是天旱,越是有利于害虫的繁殖。灾荒周期性发生。一旦灾荒发生,受灾的面积很大,伏羲人处于饥饿待毙的境地,留下吃人尸的习俗,这不是不可能。

流行疾病。

流行疾病又叫传染病。因为有了生命群做滋生条件,致病的微生物得以流行。流行疾病在孤立的群时代较难发生。可以说,流行疾病与社会相伴而来。近代的几百年间,严重的,广泛流行的疾病如天花,麻风,霍乱,鼠疫,等等,不知道夺走了多少生命。这些疾病超越了人种和地区的界限。因此可以想像,伏羲人时一旦发生了流行疾病,将是大地区大范围的死亡。

夭亡,饥饿。

夭亡指未生育死亡。夭亡是看得见的杀手。而饥饿则是看不见的杀手。人口一定被限制在食物能够承受的范围。伏羲人不懂得贮藏食物,不会保存无论是动物食物还是植物食物。一天两天得不到食物吃也是经常的事情,经常地处于饥饿状态。食物的不足是始族群逃散的原因,,而逃散的人口更难存活下去。

狭小的空间。

在伏羲时代,始族人的生存能力很低,高的山,密的林不能去,水边的低地不能去,野兽的领地不能去,宽的水域过不去。百万年的时间里,伏羲人的祖先限制在黄河以北。公元前六千年伏羲人方才渡河向南到嵩山。考察世界民族的发祥土地面积都不大。

自然斗争,大概是这些内容。在严酷的自然斗争中,一些始族新生出来,一些始族逃散消失,一些始族组成新的联合。这些情况可能出乎读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