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做渡河的工具。
老首领想呵,想呵。一下子想到了伏。如果住地的山崖陡坡都长出葫芦来,一定是很好的食物。他想呵,想呵,想了万千遍。想仔细了,以防止像上一次种植那样的失败。这一年的冬天里,他带领几个人到长伏多的河谷去采集葫芦籽,这支始族人吃了一个冬天的葫芦籽。第二年的夏天,伏开始长出鲜嫩的葫芦来。因为种得多,从夏吃到秋,吃到伏成熟,也没见秧上的葫芦少多少。葫芦成熟了采收回来,随便放到什么地方,三年也不腐烂。就在这一年老首领死了,他还没有看见采摘葫芦就死了。年复一年,葫芦籽越收越多,伏可真是个好东西。
暖期来了,繁茂的植被复苏,食物日渐丰富,不再以葫芦为食物。
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年月,也不知道哪一支始族开始了对伏的拜祭,叫做伏羲。在伏羲时代,始族人随便什么也拜祭,大到山水,小到花草,石块,小动物,千种百种的自然物受到拜祭。拜祭伏羲实在不算什么。只是因为葫芦食物使得始族人度过了饥饿的冰期岁月,受到长期地拜祭。后来,伏羲便成了始族的标志,凡是拜祭伏羲的,便是一个始族,凡是不拜祭伏羲的就不是一个始族,老首领种植葫芦的故事很快被忘记了。
长期地拜祭,伏羲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有人将伏羲当做伏羲女神,有人将伏羲当做首领神,有人将伏羲当做生育神,有人将伏羲当做山神,水神。始族巫在主持一位女首领的葬礼仪式上唱道:
“我们的首领呵,你没有死。我们的祖伏羲将派你到洛水去主持祭祀,我们的祖伏羲将赠送你一个名字叫做宓妃。”。于是,伏羲从此多了一个叫做宓妃的女儿。
再后来,宣讲巫在伏羲的祭祀辞里增加了一段情节,说,伏羲有个女儿叫宓妃,宓妃溺死在水中,做了洛神。
若干年过去了,对葫芦,有的地方又叫庖瓜,所以,伏羲又叫庖pao羲。古学者尊称伏羲为氏,叫做伏羲氏。在古汉语中,氏是个很高位的尊称。氏,帝,王,皇帝,代表了不同时代的被崇拜者。
在时间上,伏羲人大约比勃人晚了三千年。虽然在食物的来源上,伏羲人和勃人都是自然的采集,拣食水生的蚌,螺。抓扑一些小动物,这些都没有多么大的变化。但是伏羲人经常将食物特别是肉食,用泥土包起来,放到火上去烧。反复多次的烧烤,他们得到了灰色和红色的硬壳。这样的硬壳可以盛水,可以放到火上去将水煮开,将食物煮熟。伏羲人有了陶器,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了陶锅,水煮,生活质量获得了飞跃的提高。伏羲人与南庄头人的时代相当。现在,他们使用的石器磨出来“刃”,有了磨制的刃,自然比打制的石块更锋利。
在勃人还只有群意识,首领跟随。对世界的认知还仅仅限于群的范围。伏羲人有了自然崇拜,他们拜山,拜水,拜石头,甚至对龟,蛇,飞鸟都企图以崇拜的方式去讨好它们,他们做了上面的尝试,终于实现了对祖先的崇拜,达到了氏崇拜。伏羲崇拜就是这样地走进了伏羲人的意识中。崇拜伏羲的始族人有了足够的食物,年复一年的生存繁育,群体不断扩大,他们往往是以一个母亲为一个独立的单位自行采集,当着周围的食物采集枯竭的时候,就放弃了住处,另选一个食物源理想的新住址。
公元前六千年,被今天称作洛阳平原,河南平原的广大地区还不是今天的样子。那时候大片的土地是沼泽地,只有星星点点的高地山坡才能居住,伏羲人在今天的嵩山地区形成了一个始族中心。这是黄河人在黄河南岸建立起来的第一个“文化”家园。在今天用考古的名字说叫做裴李岗人。裴李岗人就是本文介绍的伏羲故事。裴李岗人比半坡人早了二千年。我们的古中华史以伏羲的名字记录了裴李岗文化。
伏羲人是裴李岗人!这个判断意味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