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是公元前四千年,被认为代表了仰韶文化的成熟时期(晚期)。河南嵩山的裴李岗文化在仰韶文化的中心地区,时间是公元前六千年,至少应该是仰韶文化的早期。历来说五千年中华文明,有了仰韶文化,就是八千年的中华文明,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没有这么早,这么完整的(由考古提供的)历史资料,仰韶文化的记录将对世界的民族史的认识提供不可替代的依据。
我们依据半坡遗址的资料将仰韶人描绘出来。仰韶人生存在文化社会里,是文化社会的主人,仰韶文化因为构成了文化社会(的资料)而进入历史。但是,仰韶人是考古人,考古人不同于社会人,历史以社会人为对象。这就需要找到仰韶文化人的社会身份,找到裴李岗文化人的社会身份。这社会身份的仰韶人,这么早的中华人是谁呢?半坡遗址的主人是谁呢?嵩山遗址的主人是谁呢?考古学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知道仰韶人的社会活动。
是的,仰韶文化的判断是确定的。可是,这始族时代的仰韶人是一些什么人呢?考古提供了一个线索:仰韶人属于黄河人种,接近今天华南人的体质。没有说一定,只是说接近。
如果,我们找不到仰韶人(的社会活动),无论从遗址中得到多么详实的资料,多么完整的认识,它因为没有社会人做对象,也就无法进入历史。
考古的工作告一段落,剩下的问题便留给了历史学。
历史记载呢?“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是盘古吗?是三皇吗?盘古,三皇都是传说的神话,我们要找的是确确实实的社会人。是五帝吗?五帝的时间太晚,够不上。
(历史的范围,历史的上限,就中华历史讲,以政权为依据,它的上限是尧舜禹。夏,被认为距今四千年,加上黄帝时代(政权的起源部分)叫做五千年的历史。以社会为依据,它的上限开始于文化社会,距今八千年。以陶器的制作为依据,它的上限至少开始于万年。以打制石器为依据,它的上限超过百万年。以中华人的血统起源,遗传起源为依据,不晚于距今二百万年。如果,以“独立的”人种作为历史的开端,不少于五千万年。仰韶人处在距今万年到距今6千年时间段。)
对于历史的认识,历来有二种方法,一种方法叫做形而上学。另一种方法叫做辩证法。
大约从西汉以后,考据的方法日渐成熟起来,形成了考据学。“言之无据”被认为是伪学,而考据学的“据”在春秋时代形成起来,叫做“经”。因此,所谓考据被禁锢在春秋人的认识范围。古语叫做“代圣贤立言”。代圣贤立言就是不许超出“经”的范围。
长时间里,历史的认识使用考据的方法,这是不能揭开古中华面纱的重要原因。希望读者学习和应用辩证的方法。
辩证的方法是将认识的对象当做运动的过程,从对象的运动状态去认识它。辩证法是这样的方法,认为认识的对象是运动的过程。而认识的对象(例如社会)的运动过程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如果对运动能够看得见,摸得着,那就好了,那就获得了真实的认识。辩证法就是这样的方法:应用辩证法来看见运动。
辩证法成功地应用于自然的认识,社会的认识,也能够应用于历史的认识,因为历史不过是过去的社会。使用辩证法的前提,当然是必要的资料,但还不够,辩证的思考是极艰苦地劳动。想获得认识,又不想付出劳动,再好的方法也只是天上的馅饼。既然辩证法是认识运动的方法,就可以说凡是能够达到认识目的的方法,手段,等等,都被辩证法使用,因此它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
面对考古资料,辩证法说,仰韶时代没有文字,可是有神话传说,仰韶人的后代一代一代的延续着,延续到今天。辩证法说,仰韶人是有语言的。仰韶人进入了村落时代,达到了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