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7部分 (4 / 4)

在西方自由的观念已经很盛行了,每一场战争基本上都有一些志愿者,比如托洛茨基同志的队伍中就有很多来自英法等国的士兵,托洛茨基把他们组成一支单独的部队。但这些志愿者大多是自己的行为,来的时候路费都是自理。

过分一点的就像当初德国派兵来中国一样,但是如中国这般大规模的组成一支志愿军队伍直接加入战斗,连作战物资和后勤保障都由中国负责到底,这样的做法在全世界绝对是开了一个先河。

其实这就是中日之间的战争,只不过披上了一层遮羞布而已。(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 势不两立

共和二年十一月,俄国的动乱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候,俄国人真的也有点厌烦了。托洛茨基同志的革命热情在四面楚歌之下慢慢的消退了不少,虽然他还坚持他的**,但是现在他已经不会再喊出让全世界的无产者都起来的口号了。

同样的道理,尼古拉二世也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再回到圣彼得堡了,包括白俄罗斯的克伦斯基,他们都认为自己必须对现在的俄国有一个重新的定位,也许他们的定位不一样,但是当中国和英国提出让他们坐下来和谈的时候,他们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三方代表很快齐聚在康斯内次,加上这一次代表西伯利亚东部自治区利益的施特塞尔,俄国参与会谈的四个方面的势力在十一月七日正式进入了和谈的程序。

中国方面对这次和谈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官方报纸和几家非常有影响力的报社基本上都派出了专门的记者,并且在报纸的版面上留下来一个专用的版块,来报道俄国谈判的进行。在涉及俄国四方利益的问题上,中国的评论还算公平公正,没有说去偏向谁。

于此同时,维和部队全部撤出了西伯利亚,把那里的安全保卫工作都交给了西伯利亚自治政府的自卫军来承担。自卫军和自治政府在这一时间从一个协助维和部队的角色忽然就转变了一个拥有自主权的政权。

这一切都让这里的俄国人非常满意,他们都在讨论着自治政府和自卫军的走向,施特塞尔说的非常明白,西伯利亚的任何一寸土地都是俄国不可分割的,如果这次和谈能取得圆满的结果,自治政府和自卫军愿意接受新政府的领导。

其他三方也纷纷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赞赏是肯定的,而且为了让西伯利亚自治政府在谈判的时候站在自己这一边。他们都开始向施特塞尔许下各种的承诺,也向中国方面许下承诺。

克伦斯基那里就不用说了,他是一个比较开明的,而且非常爱国的进步人士,他说如果西伯利亚自治政府愿意和白俄罗斯站在一条战线上,那么在日后组成的新政府中必然有西伯利亚的一席之地,而且这里的自治不会改变,商业上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签订的所有商务条约全部有效。

托洛茨基同志也是这样说的,他说虽然现在他的领地里面实行的都是**的经济政策,但是对西伯利亚可以另做别论。如果施特塞尔愿意和他一起为了俄国的穷人而战斗,他将建议杜马选施特塞尔为西伯利亚自治区元首。

甚至连尼古拉二世都给施特塞尔封官加爵。面对这些人的诱惑,施特塞尔表现的像一个纯粹的俄国民族主义者那样,对这些封赏全部都不予回应,他表示自己只服从未来的俄国新政府。

在谈判上西伯利亚方面也不对俄国的内部事务发表任何意见,只是时不时的和日本的谈判监督员针锋相对,施特塞尔表示他对日本人现在占着东西伯利亚地区不肯撤出的举动十分不满,他认为日本军队也应该学学中国和其他的国家的维和部队,当俄国人自己坐下谈判的时候。当俄国的战火暂停不需要你们维持和平的时候,请你们从俄国的土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