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道。
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又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定期对公司内部的电脑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防止被植入窃密软件;对项目组核心成员的通讯设备进行规范管理,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传输项目相关信息等等。
柳青岩一边听着大家的发言,一边认真地记录着,心里逐渐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安全防护计划框架。会议结束后,他便开始马不停蹄地落实各项措施。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柳青岩忙得不可开交。他先是和技术团队一起,与专业的网络安全公司合作,对公司的防火墙进行了全面升级。新的防火墙采用了先进的智能识别技术,能够精准地检测到异常的外部访问请求,并及时进行拦截。同时,他们还设置了多重验证机制,即使有黑客试图突破第一层防线,后续的验证环节也能将其阻挡在外。
在加密算法方面,柳青岩邀请了行业内的顶尖专家来进行指导,经过反复测试和优化,最终确定了一种结合了多种加密方式的混合算法,这种算法的加密强度极高,即使有人获取了存储代码的文件,没有对应的解密密钥,也无法破解其中的内容。
人员管理方面,根据制定好的规定,公司在办公区域的入口处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只有经过授权的员工才能刷卡进入,来访人员则需要进行详细的登记,说明来访目的、拜访对象等信息,并由专人带领才能进入相应区域。而且,项目组每周都会组织一次安全意识培训,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安全知识问答等形式,让员工们时刻保持警惕,不随意透露项目的敏感信息。
然而,尽管做了这么多防范措施,柳青岩心里还是隐隐有些不安。毕竟对手公司的意图很明显,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使出什么样的手段来达到目的,所以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
有一天,柳青岩正在办公室里查看项目进度报告,突然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邮件的标题很是奇怪,写着“关于你们项目的一些小秘密”,柳青岩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邮件,里面只有简短的几句话:“你们以为做了这些防护就安全了吗?代码迟早会到我们手里的,等着瞧吧。”
柳青岩看着这封充满挑衅意味的邮件,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意识到这很可能是竞争对手公司的一种心理战术,想借此扰乱他们的心神,或者是在暗示他们已经找到了突破防护的方法。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将邮件转发给了公司的安全部门,让他们进行追踪分析,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安全部门收到邮件后,迅速展开了调查。他们通过技术手段追踪邮件的来源,发现发件地址经过了多层伪装,想要直接锁定源头非常困难。不过,安全专家们并没有气馁,他们从邮件的发送时间、内容特征等方面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分析,试图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与此同时,柳青岩也召集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开了个紧急会议,把邮件的事情告诉了大家,提醒大家要更加谨慎,不能因为已经做了很多防护措施就掉以轻心。
会议上,一位年轻的程序员有些紧张地说道:“柳青岩,这可太吓人了,他们都这么明目张胆地威胁了,说明肯定在谋划着什么呀,咱们是不是还得再想想别的办法加强防护啊?”
柳青岩安慰道:“大家先别慌,安全部门已经在调查了,咱们目前能做的就是继续做好手头的工作,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不给他们可乘之机。我觉得咱们可以再增加一些监控设备,对办公区域的各个角落进行无死角监控,这样一旦有可疑人员出现,就能及时发现了。”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柳青岩又安排人去采购并安装了一批高清监控摄像头,覆盖了从项目组办公区到存放代码的服务器机房等重要区域。
经过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