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晴阳相册> 第149章 真敢讲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真敢讲话 (2 / 3)

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就是那些良善的百姓活不下去而挺而走险的行为,他们为了争取生存而这么做,就叫起义。”

做出这个解释后他又朗声说道:“我再重申一遍,人类的第一项权力就是生存权,没人能剥夺这项权力,老天爷也不行。”

他在这个时代敢说这句话,而曾毅也敢接受,拱手说道:“请问先生,出现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提问可太尖锐了,众师生刷地一下竖起耳朵,连胡缓、高适都不例外。

而陈恪却面现为难之色,沉吟好一会方才说道:“这个问题就涉及王朝兴替的主要原因了,我本不敢说,但为大家解惑只能说了。”

他说的够委屈,台下的师生立刻露出紧张的神色,这位胆大包天的直讲竟不敢说,一定涉及大不讳问题。

想到这一点曾毅急忙说道:“先生不用回答了。”

他不想让陈恪说,可陈恪却必须说,昨天他跟李祯说了这席话,这时就要公之于众。

但在说出之前必须有个引子,面现悲壮之色朗声说道:“这是我的研究所悟,如能因此结束王朝更替的惨烈则死而无憾。”

见他如此悲壮下面无不变色,纷纷起身喊道:“先生不必说了。”

这些师生可不想让他死而无憾,可他就要死而无憾,高声说道:“坐下仔细听讲。”

这一嗓子挺管用,众师生齐刷刷坐下,脸现严肃之色,听他郑重说道:“这个世界有许多资源,如不细分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比如树木;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比如土地,而人类的发展都是围绕抢夺资源而进行的。”

这番话过于冷酷,一下子打翻了大家和谐的心理,紧张地听他说道:“在这些资源中,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没有土地人类就无法生存。”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上,也体现在国内各色人等对土地的争夺上,某些少数人通过不断兼并土地,将大多数的土地集中在他们的手里。”

“我们纵观每个王朝的兴衰都会看到这一点。王朝初期人口稀少,朝廷鼓励人们开荒种田,甚至实行均田制,将土地分给农民。”

“可到末期,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土地不够用了,最糟糕的是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饿死冻死,没饿死冻死的农民只能挺而走险,于是前朝被摧毁在死中求活的农民手里。”

他的胆子够大,揭开了王朝覆灭的原因,最后高声说道:“我们总是以为王朝覆灭在昏君手里,但事实是王朝覆灭于那些豪强手里。”

他不能再往下说了,豪强是谁大家猜去,只要不点名谁都不会背这个黑锅。

这时他还可以显示一下学问,“老子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这句话出于《道德经》第八十章,其中有句话非常有名,“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句话的歧义很大,各种解释都有,但总的来说就是比较消极。

而陈恪的理解却不相同,他这么说:“在一片祥和中,人们都不再去抢夺资源了,才是理想中的社会。”

他将“不相往来”解释为不再争夺,可这种理想中的社会在他那个世界也没实现,大家还是要争要抢,国与国在争、人与人也在争。

所以他也要争,“我们必须明白这一点,保证农民的土地才能保证王朝的安定,才能保证我们金榜题名、封妻荫子的希望,更能保证富贵人家的长久。”

“记住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底下人惨,上面的人就能好受吗?”

说完这番话他再看看静静听讲的师生,最后说道:“所以保持稳定的最好办法是耕者有其田,但土地就那么多,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