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暂时都无关紧要。
年轻气盛的齐桓公明白,既然得到了第一步的胜利,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守住,绝不能轻言放弃。现在的问题是朝野人心未定,国人对这个刚刚组建的政府内阁和首脑还不了解,从而也没有多大的信任度,甚至有的人不知晓他是谁。另一面,鲁国的大军在逼向国都。
这个时候,需要宣传政策,提高知名度。历史上凡是夺取政权的新君都要宣传一番,大赦天下,稳定民心。
齐桓公的宣传方式:“七月丁酉,葬齐襄公”,见《左传》庄公九年经。
举办隆重的葬礼,告诉国人刚上任的国君是名正言顺继承上任国君的,上任国君是他的哥哥,自己是打败叛军、保护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君,并且出榜安民。
但这些还不足以收拢人心,稳定朝政。现在需要一个胜利来证明给国人看,这个新建的政府有能力有实力来维护国家秩序的稳定,国人才会因此自豪,同时对政府增加信任感。就像齐襄公当年为了平息国人的怨言和骚乱,打了两场胜战,使自己在国际上的威望大增,国内的怨言和骚乱才平息一些,由此可见,胜利对于不安的政局是多么需要。
内患未安,外患又来。鲁庄公的大军即将抵达城下,但这却又不失为一个时机,正如暴风雨来临有可能淹没庄稼,也可能滋养土地。齐国政府正需要这样一个胜利,一个保卫国家领土、抵御外来侵略的胜利。
幸好原来齐襄公手下能打仗的几个将领都拥护齐桓公,齐桓公立刻点了兵马,任命王子成父为右军将军,宁越为副将,任命东郭牙为左军将军,仲孙湫为副将,自己和鲍叔牙率领中军,曾经刺杀公孙无知有功的雍廪为先锋,也摆出左青龙右*,前朱雀后玄武,中间招摇星的阵势,这是春秋惯用的作战阵形。这里没有做接应和粮草的后军,因为这是城下的自卫战,后军就是国都的城墙。
管仲陪着公子纠在鲁国军队阵形的后军,与前军相距几十里地。他整个内心很压抑,感到无法面对公子纠和召忽,虽然他没有撒谎,也不是什么间谍,可是,是他的失手使原本处在优势的地位突然间转为了极其不利的劣势,近在眼前的果实就这么丢了,甚至苦苦等待多年的梦想即将破灭,包括他远大的抱负。但事情总归还没有彻底失败,时机不佳,他早已经深深体会到那句话,也是他生命中的格言:“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广,成亦可,不成亦可”,只要不放弃努力。
到这种地步,他依然没有灰心,从后营出来,跑到鲁庄公那里建议迅速进兵。乘齐桓公刚上任国内不稳,一旦攻打,其他势力必然有接应。而且鲍叔牙曾经讨教过他类似的问题,像新君即位怎么稳定政局,怎么防御对抗外敌侵犯,管仲都一一回答过。现在这样一个局面,城内齐桓公势必会听从鲍叔牙的安排,鲍叔牙没有什么军事才能,肯定会根据他讲述的思路布兵作战,况且兵法上说:“乘其不备而攻之”,管仲从后营跑到前营就是因为他了解整个战局的攻略,这场战争就像他和以前的自己在对决,胜算不可谓不大。
可是,鲁庄公见到他就破口大骂:“汉奸!间谍!”他射杀姜小白的事情说不清之前,没有人会相信他。他从前营无奈地被赶了出来,这样的驱赶不是第一次,早在十几年前他就被听不进他说一个字的齐僖公赶出来过好几回,习惯了。
他马上回到后营跟公子纠说:“准备接应。”意思就是说鲁庄公要被打败,公子纠和召忽还是相信他的,在一起谋事这么些年,是不是自己人自然清楚。
鲁军的溃败
鲁庄公不听管仲对目前战役的建议,驻扎在乾时这个地方,摆出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