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部分 (3 / 5)

镇哈拉代雷,停靠在港内。自1991年索马里政府垮台,国家陷入*后,哈拉代雷逐渐成为索马里海盗在陆上的主要据点之一。船东和埃弗亚整整谈判了7个月,最后支付了150万美元赎金后,才让在海上囚禁了长达半年的10余名船员回国。

2007年5月15日,两艘坦桑尼亚籍渔船在距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近400公里的海域遭到埃弗亚劫持。船上共有24名船员,其中中国籍船员10名。次日,一艘台湾渔船也在索马里海域被埃弗亚手下劫持,船上有8名大陆船员、4名台湾船员。

�国际船东养肥了这帮海盗

“劫持一艘船舶就能成功要到赎金,这简直就是对他们的纵容!”驻肯尼亚的索马里外交官穆罕默德愤怒地说,“这不是索马里的问题,而是国际问题。因为国际船东的纵容,埃弗亚和他的海盗团伙被养大、养壮了。”

被劫船只的船主通常都不愿配置武装警卫,而愿意支付高额赎金,“花钱买平安”(类似于中国民间的“破财消灾”),以避免船员受到伤害。这助长了海盗的气焰,也使得更多穷困的索马里人加入海盗行列。正因如此,如今的索马里,海盗营生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成熟的“产业”,江洋大盗们被“养”得甚是肥大,生活实在很是滋润。

但这也可以理解。前文也说过,一则,武装警卫必须身手不凡,但索价不菲;其次,注册国不准船只配备武装警卫;第三,许多港口不准船只携带武器,进港前若有武器,必须投入海里;第四,如果公海上的每艘货船都必须雇用武装保镖,而且是一些未受严格训练的杂牌军,那公海上岂不更是处处危机?

不过,随着国际社会加大对索马里海盗的打击力度,埃弗亚纵横索马里海域的日子应该不会太久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记者:勇闯“海盗之乡”

索马里的知名度一再提高,索马里海盗可谓“功不可没”。在局势动荡的索马里,海盗们自立山头,依靠先进的武器干起了劫船这一古老的行当,让全世界都记住了索马里海盗的名头。

2009年1月16日,索马里古城堡遗址中国记者从索马里的港口城市博萨索出发,赶到索马里邦特兰省首府加罗韦,而这里正是索马里著名的“海盗之乡”。记者了解到,紧邻加罗韦的海边小城埃尔,更是著名的海盗老巢。

在索马里港口城市博萨索历经一日惊魂,记者已经渐渐适应了该国动荡不安的局势。在5名政府武装人员形影不离的保护下,记者于当地时间16日上午7点从博萨索出发,前往加罗韦。此行目的十分明确,因为距离加罗韦仅数十公里的海边小城埃尔,便是鼎鼎大名的索马里海盗老巢。

博萨索与首府加罗韦都是邦特兰省的重要城市,两地路程约750公里。两个城市之间的公路,算得上是目前整个索马里国路况最好的一条,因为其他地方的公路大多在内战中已被人为破坏。车子刚刚驶出博萨索城区,就接连遇到两处当地政府武装设置的哨卡。由于有政府军士兵随行,记者一路畅行。

沿途基本都是一望无际的非洲荒漠,人烟稀少。索马里干旱的气候带来成片贫瘠的土地,当地居*要依靠养殖骆驼和山羊维持生计。大约每隔数十公里才能看到一个村落,规模小的只有不到10户人家,规模大的也不足100户。

在沿途一个较大的城镇休整时,许多当地居民好奇地上前来围观两名中国记者。这时,与记者随行的5名士兵便如临大敌,小心翼翼地站在记者身旁进行贴身保护。

整段公路如今都在政府军控制之下,记者在沿途总共通过了20多个武装哨卡,每个哨卡的士兵都会友好地向记者打招呼。将近7个小时的车程之后,记者终于抵达加罗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