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犁头草功效与作用> 第七百三十九章 东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三十九章 东进 (3 / 4)

说完,刘艾重重的对刘备作了一揖。

刘艾是军中的谒者,其实就是相当于监军的角色。那这个监军是谁派的呢是董卓。

没错,刘艾是汉室宗亲,但他更是董卓幕府中人,甚至二人关系还非常好。其实刘艾这种现象就说明了,个人之间具体的关系总是比群体抽象的关系要更有决定性的作用的。

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单纯以群体身份来揣测个人的选择,那是要吃大亏的。

所以刘艾被董卓派到刘备军中,就是要监督刘备,担心他不受掌控。

这一次的京都大战,或者准确是围剿京都之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事。

光袁绍和泰山军双方都动员了二十万左右的兵力,这还不算青兖战场和崤函战场。

这么大的战事,无论对参战的哪一方都是不容有失的。虽然在这一战中,关西因为地缘关系的原因,在战略上处在主动一方。

但对于董卓来说,刘备依旧是不稳定的因素。

因为刘备处在最前线,又有临战之机,所以董卓很是担心刘备会独走。如果败了,那必然会影响整个东部的防御,而如果胜了,那就更糟了。

到时候刘备懈大胜之威,功高震“主”,要夺他董卓的权,那就麻烦了。

所以董卓才让他信任的刘艾担任刘备军中的谒者。

而一开始刘艾就给刘备带了诏书,传达了“天子”的手诏:

“重兵持守,轻兵择利。”

又同时在私下里,给刘备传递了口谕:

“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

后方传来这样的诏书军令,刘备能如何再加上一开始对刘协、董卓二人的失望,刘备在前线很是失望了一顿。

但后来他去追杜畿的时候,两人发生了一场对话。

当时杜畿在了解了刘备的心理后,知道了他的疲惫和失望后,问了这样一句话:

“公要匡扶的是汉室,是天下人的汉室与董卓、陛下何干”

一句话就让刘备醍醐灌顶。

也许是他在前线,他比后方的董卓和刘协更明白此战的重大意义。

在董卓他们看来,这一战也许就是可有可无,甚至坐看张冲和袁绍两边两败俱伤更是大好的事情,但刘备却明白,他们和泰山军的决战其实来临了。

此战袁绍倾全国之力对决泰山军,这战后的结果直接就影响了中原的归属。

一旦袁绍输了,那张冲不是只拿了个中原那么简单,而是提前拿下了天下。

这不是地盘大小的原因,这是实力强弱发生了根本性逆转。

其实仗打到这个阶段,泰山军占据整个北方,已经有气吞天下的气势了。而阻拦在张冲成为天下人的道路上的,满天下算来不过三个半。

其中实力最强,最能与泰山军抗衡的就是占据整片中原和部分江淮的袁绍,然再然后就是他们关西,最后是青州的曹操。

至于那半个就是正奋武扬州的孙坚,只是可惜其人起步太晚,扬州丁口又不多,即便现在其人已经整合了扬州,但依旧也只是半个。

在这三个半中,袁绍且不说了,已经在和泰山军决战了。而关西目前的打算是,一方面休养生息,一方面是渔翁得利。

但这种被动的姿态让刘备非常不安,他从来没听过老大在灭了老二后,老三还能存活的,不在关键时期帮老二,那老二死之日,不就是老三亡之时吗

这么简单的道理,董卓会想不明白

刘备不信。

所以当郭汜一味东进的时候,刘备只是劝诫他小心,却从没有让他缩回去。因为在主动进攻这一点上,他和郭汜的目标是一致的。

而现在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