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有时候就是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外婆虽然不走运地患上了健忘症,没能见证外孙的飞黄腾达——
可同样的,她也没看到陈成夜奔出逃的狼狈啊!
贫穷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穷人尝到衣食无忧后,重归贫困!
那才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
既然外婆没有感受到荣华富贵的优渥,自然也就没有跌落云端后的失落!
事后再回想,可以算是一种安慰了。
这么说来,开元二十四年的上元节诗战也就不算一件伤心事了?
错!
这事还有后续发展。
那个与陈成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的青年,究竟是何方神圣?
陈成拿出了那么多后世有名的诗(名义上是作为谜语出现的),对方都没有落入下风,一直到亮出李白大作,这位老哥才潇洒离去的。
陈成当时并没有询问这老哥的姓名家世,因为那时的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没有体会到盛唐诗坛人才辈出的可怕,自认为有那么多诗篇,除了李杜之外,在大唐自然是横着走的存在,自封“天下第三才子”(有点越南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味道。)
后来遇到了王维,就退而称自己为“第四才子”;
再遇张九龄,为“第五才子”;
遇孟夫子,为“第六才子”;
遇王昌龄大叔,为“第七才子”……
遇岭南众人组建的“正义联盟”,算了,陈某人啥也不是……
大约是过了许久之后,陈成才从旁人口中得知那青年的姓名籍贯,差点肠子都悔青了!
不是别人,正是杜甫杜子美!
这位大大于开元二十三年回到学籍所在地(出生地)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又来到东都洛阳准备参加进士考试。
他有正儿八经的学业,自然对于“上元节诗会”这种“歪门邪道”不甚在意,资格让给陈成便给了。
陈成一想到错过了与杜甫大大亲密相交、结成“忘年之交”的机会,自然是悔之莫及!
毫无疑问,这是他到大唐遇到的最厉害的绝顶巨神啊!
等他反应过来,再想去登门拜访,结果杜先生已经离开洛阳,外出漫游去了!
杜先生也不是悠闲地出门旅游去的,纯粹是压力山大,避出东都。
为何那日陈成没有收到“上元节诗会”的入场券?
原因就在于,当时他们席间的“明府”(监令)与杜甫有故,心想你个小孩子凑什么热闹!真比诗还是要看我们子美的!
不要小看青年杜先生,毕竟他祖父杜审言不仅是进士出身,而且做过部级高官,也曾当过洛阳县县丞——在东都还是有点影响的。如果杜甫早出生几年,靠着祖父的关系,不用考也能弄个高官做。
再去比比小陈落魄的家世……算了,小孩你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明府”找到杜先生,诓骗他:那小孩的老娘喊他回家吃饭了,还是子美你顶了缺,去上阳宫前吧!
青年杜甫一听合情合理,为身不由己的陈小孩感到惋惜,自己便前去参加诗战。
结果呢?
李林甫的几个傻儿子名列前茅,曾被小陈胖揍的李八郎也在内——
杜甫空有满腹才华,在上元节诗会上啥名堂没混到!
再往之后,科举落榜。
连番挫败,严重打击了这位原本信心爆棚的天才。
这些垃圾都能考上,偏偏我考不上?
委屈之下,怎么办?
回家找爸爸呗。
老爸杜闲时任兖州司马,便到兖州去省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