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赵匡义偶尔也来书院,将书院的学子从宋氏子弟变成天子门生。
不过学子看到宋九回到京城,还是很开心的,可能他们与宋九没有直接联系了,然而赵普上台,许多人也担心赵普恨屋及乌地报复,个个以为宋九真让赵匡义贬到登州。现在回到京城,原来就是参知政事,最少也是一个参知政事职位吧。
赵匡义说了几句话,又来到河南。
非在试验室,而是在河南那个刺绣作坊中。
宋九看了看,有飞梭,这个飞梭如宋九所提示的,使了弹簧,它使织布布面更宽,而且效率更高。还有针织纬编机,针织经编机,以及其他几组机械。
为此花了许多钱帛,用了**年时光,去年才将这些机械研发出来。
然而对它大家皆不懂,不知道能不能推广,于是赵匡义传了一道口旨,让学子与织工们继续改进。
宋九说道:“你们做个样子吧。”
主要就是能否纺织棉布与畜毛,以及混纺。
织工们开始操作,效率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但能否赶得上十八世纪以后欧洲工业革命时的纺织技术,宋九就不大清楚了。
宋九道:“行。”
赶不赶得上无所谓,只要能纺棉布与羊毛就可以了。
它的出现,宋朝能出现羊毛衫了。
然而另一个方面让宋九有些失望,火炮至今进度不大。
不过看到天色渐暮,宋九也没有心情了,他去辽东来回几达两年零九个多月,实际离家时间更长,自大前年春天随军北伐太原就离开家了,这一分别就快三年多时间。
因此说道:“陛下,臣要先回去了。”
赵匡义忽然脸上露出古怪的笑容。(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四章 弃子(下)
是男人,都懂的。
但宋九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邪恶,回到家,潘怜儿泪如雨下。
几个孩子一起欢呼起来。
亲热一番后,宋九问潘怜儿京城中的情况。
潘怜儿将这几年京城发生的大事件一一说了一遍,最后问道:“三大王真会谋反?”
就在一月前,西城外的金明池水心殿成,赵匡义去金明池泛舟往游,有人告发秦王赵廷美欲乘这时谋反,如若不成功,则诈称在家中生病。
赵匡义不忍暴其家丑,于是提前罢赵廷美开封府尹之职。但是潘怜儿很怀疑,她听说了一件事,赵廷美从开封府入朝,必须经过学士院,以前过学士院时,按照规矩,学士院平时皆锁门。然而赵廷美扣门,孔目吏问其姓名,再将门打开。但事发当天,赵廷美照常入朝,然而当值的几个学士李昉、扈蒙、徐弦三人却让孔目吏提前将门打开,等到赵廷美过后,再将门亲上。
也就是赵廷美根本就没有在家装病的动态。
而诏书最后一道程序必须有知制诰或者翰林学士起草,方为诏书。
也就是事发前几名翰林学士早就知道这件事。
随后将赵廷美安置到洛阳,兄弟俩,赵匡义“不忍心”,又赐袭衣通犀带,钱十万,绢彩各万端,银万两,以西京洛阳甲第一区为其王府。
就在前天,由曹彬饯行赵廷美于琼林苑,赵廷美去了洛阳。
“怜儿。三大王要兵无兵,要将无将。要臣无臣,拿什么来谋反?”
“不可能全部空穴来风吧?”
“对了。陛下御驾再度御驾亲征,到达大名府返回……”
“那时候三大王就想谋反?”
“不可能谋反,怜儿,你想一想,为何陛下从幽州返回来后,久久不赏?那是诱惑德昭……”宋九叹了一口气,这个小家伙,自己说得那么清楚了,还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