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游戏》总收入达到6250万美元,最终突破了重量级独立电影没有打破的2500万美元的票房记录。“当影片开始在美国赚大钱的时候,”乔丹说,“我肯定应该拿到200万至300万美元,经过这样一个最初原本毫无所求的影片制作的艰难过程后,我对英国合伙人的愚蠢比对米拉麦克斯的人感到更恼火,尤其是四频道和制片人们,他们没有保护好影片的辅助版权,如此草率地处理了这件事情。你们大概知道,他们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压榨。哈维本性难改,鲍勃绝对表里如一。‘你以为我会怎么样?我是哈维。我当然会蜇你的。’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却是独立电影导演们不多的救命港之一。我希望能出现更多选择。话说回来,他们在影片发行方面干得的确很不错,我根本不介意给他们拍更多的片子。”的确,如哈维说:“我们没有与乔丹签协议,而是跟Film Four签的协议。如果乔丹觉得欠了钱,他应该打电话给他们。”
这部影片让米拉麦克斯仅在附近地区就至少赚了2000万美元,比它的任何影片初次公映赚的都要多。但是,《哭泣的游戏》真正最大的成功不在于赢利,而在于它为某个梦寐以求的理想变成现实铺平了道路。从此米拉麦克斯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连迪斯尼这样一家大制片厂也开始对其青眼有加。
《哭泣的游戏》就像温氏兄弟的一场人工造雨,天空裂开了一道缝,大把的金钱倾泻而下,米拉麦克斯三年的旱情一下子得到缓解。连温氏兄弟消费的速度都抵不过这部影片进钱的力度。他们从乔丹这部影片所享受的成功似乎感染到那年发行的其他每一部影片上:约翰·塞莱斯的《激情之鱼》(Passion Fish)于1993年1月29日公映,总收入不错,达到540万美元。三个星期后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的《严肃舞厅》公映,总收入达到1170万美元,对于一个规模不大,拍得还不成熟,但是却很有味道的澳大利亚影片来说这已经十分辉煌。两个月后,即4月份,米拉麦克斯发行了《浓情巧克力》(Like Water For Chocolate)。“这部影片被踢来踢去,谁也不想要。”埃蒙·鲍尔斯回忆道,“哈维对影片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成为规模最大的外国电影之一。”总收入达到2160万美元。他接着说:“他们都管他叫剪刀手哈维,但是他把许多影片推向赢利之路。”
到2月份时,米拉麦克斯已经获得十二项学院奖提名。除了《哭泣的游戏》获得的六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提名、给斯蒂芬·雷的最佳演员、乔丹的最佳导演提名),《魔法四月》获了四项,《激情之鱼》获了两项,《走近伊甸园》(Close to Eden)一项,获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等尘埃落定的时候,米拉麦克斯荣获四项奥斯卡奖。温氏兄弟知道,如果有那么一刻大大地争了一口气的话,应该就是此时此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买卖游戏 1992—1993(17)
和谁都交谈过但对谁都不信任的哈维跟卡岑伯格谈过一次,他曾把《萨拉菲娜!》的负担卸给卡岑伯格。当然,大制片厂历来把独立电影界贬为某种微不足道的调味剂。卡岑伯格说:“投资100万,赚了1000万,算不上一笔大买卖,但是如果你一年有这么四五次,那就是4000或者5000万了,而且,它会忽然扩大规模、成倍地增值。”卡岑伯格跟最早把他引荐给温氏兄弟的普泰克谈过米拉麦克斯。普泰克劝他继续跟温氏兄弟谈,他这样说:“这些家伙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生意。他们觉得拉关系是一种是脆弱的表示。但是我很喜欢他们。”
愚人节那天,卡岑伯格打电话给当时担任迪斯尼公司财务主管的克里斯·麦格克(Chris McGurk)说:“嗨,打电话告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