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部分 (4 / 4)

语,在宫中憋着一肚子气的齐襄公此刻正没地方发泄,终于碰到一个人要来阻止他,而且是自己最讨厌的那个弟弟,他顿时大怒,公子小白一开口,他就拿脚上穿着的木屐砸过去,喊着要杀公子小白——要是别人还就真杀了,好歹顾及是自己兄弟没有下手。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公子小白的流亡是自身导致的,还是管仲的手笔,其实有很大的悬疑点:

其一,在那么严峻的政局下,明明齐襄公是个暴脾气,对来劝阻的人会开杀戒,公子小白那样聪明的一个人,为什么要犯傻去撞枪口呢?必然是有人在怂恿。谁的怂恿公子小白会听呢?当然是鲍叔牙,但是,鲍叔牙如果要劝阻,为什么不自己去呢?他不至于笨到让公子小白去冒生命危险,必然是有谁“启发”“指导”了他,这个人可能就是管仲。

其二,公子小白去劝阻齐襄公,如果被齐襄公杀死,对谁有利呢?当然是公子纠,因为接下去,如果发生国内叛乱,齐襄公一死,那么,公子纠的竞争对手就是公子小白,到时候必然是一番争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是,在没有发生叛乱之前,就把这个竞争对手提早解决掉,那公子纠做齐国国君的胜算就很大。根据后来鲁庄公送公子纠回国的时候、管仲刻意要先除掉公子小白可以看出,管仲早就想除掉此人了。

其三,齐襄公既然当时没有杀公子小白,说明公子小白的性命还是没有危险的,那他就没有必要立刻逃跑,而拱手把机会让给别人。

后来,管仲听说鲍叔牙真的带着公子小白跑了,去了附近的一个叫莒的小国,就对公子纠说:“我们也随时准备吧。”

“准备什么啊?”公子纠不解地问。

“逃亡或即位。”管仲的两个猜测,他的话里把逃亡放在了前面,说明概率要比即位高一些。

公子纠还是不懂,看看身边另一个老师召忽,召忽心里明白管仲的推断。齐襄公既然没有把来进谏的公子小白怎么样,说明这个*的国君目前还顾及兄弟情意,没有彻底发狂,一旦他六亲不认的时候,那就要赶快逃亡。

如果说齐襄公被哪个愤慨的义士给谋杀了,或者发生叛乱,公子纠就有很大机会做国君,但这个前提发生的概念并不高,管仲这边得做好两手准备。 。。

齐国的叛乱

齐襄公之死

管仲整整等了七年,终于等到了那场*,齐襄公倒台,并且遇害。

首先解读一下引起“齐襄公之死”的根源。其实,主要就是他“忠贞”的*之恋与当时严格的礼义观念相违背,即便在现代开放的社会来看,这种兄妹的*行为也是受人唾弃和咒骂的,更何况在当时封建的伦理制度下。周礼中规定:女人不能嫁给同姓,更别说是兄妹,如果他在“案发”之后马上收手,或许还不会落得这样悲惨的下场,然而齐襄公一意孤行。

《左传》庄公二年经记载:“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政治事件的两个主角破除一切障碍再次相会,齐国国内人心惶惶。管仲在自己治国策略的第一条明确说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也”。就是说礼义廉耻混乱的国家,早晚要灭亡,正是有礼义、廉耻的引导,人们才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能维持安定而平和的生活秩序。

接着,《左传》庄公四年经记载:“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这对男女又相聚,无人敢管。后来,又在齐国和鲁国之间防这样的地方多次相会,而且据说一起看流星雨,“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这对男女越来越肆无忌惮,浪漫无比。

虽然齐襄公利用战争等手段缓解了国内外的压力,但矛盾没有解决,越积越多,终于在公元前685年,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