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明早就拿出了那“游泳牌”喜烟,给大家不停的分着。。。。。。
老蔡给“天白星”发完烟,还恭恭敬敬的拿出洋火把烟点上,天白星吸了口烟后,就忙着招呼大家把铺陈轿子摆开,指挥着哪些是抬衣柜的,哪些是抬箱子的,哪些是抬梳妆台的等等。。。。。。
大家把铺陈轿子绑好以后,亲家老伯就招呼大家进屋里喝茶,说是喝茶,其实并不是什么茶叶茶的,实际上是一碗红糖鸡蛋,几个发包,可能是给大家在路上接个力的了,毕竟十多里地还不算太远,对于这些庄稼汉来说,也就是个把时辰的个事,中午午饭之前就能到家的。有些远点的地方,那赶过去可能就是中午了,那就吃中午饭,主家可能备得有酒,只是没人劝酒的,怕是有人喝多了,把铺陈抬翻了的。
很快大家就吃完了,陆陆续续的出来,走到各自的铺陈前面,鞭炮一响,大家就抬着铺陈一字儿排开,缓缓的出了大屋场。
走到最前面打头阵的是四口大红木箱子铺陈,箱子上面码的整整齐齐的红绿缎面的被子,上面用红绸子扎着花盖着,箱子前后各贴着一张大红喜字,很是好看。
接着就是稍重一点的铺陈了,一个穿衣橱,明晃晃的镜子,两边也是各式油漆画的鸟雀花草,高高大大的,也是前后贴着大红喜字,好不气派。再后边是高低柜,五斗柜,再后边是梳妆台,梳妆台上放一个不大不小的梳妆盒,折叠式的镜子,还有两个小抽屉,很是精致。
再后面是一辆崭新的缝纫机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紧跟在后面,这两样东西体积不大,但是纯粹的工业品,大家伙绑铺陈的时候,就听到很多围观的人的议论了,说是这人家真是舍得,上海蝴蝶牌的缝纫机,凤凰牌的自行车,很值钱的嫁妆了。一般人家真是买不起的,还有呢,跟在后面就是桌椅板凳了,首先是一张大八仙桌,在后面是一张小点的吃饭桌,小饭桌子上放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长方形的家伙,还竖着根天线,一路上不停的发着声音,播着毛主席的新闻和毛主席的歌曲。不用说,就是当时最流行的收音机了。再后面就是四把大的靠背椅子,四把小的竹椅子,再就是一个洗脸架子,也是雕着镂空的木花,还有一面镜子。最后是两个担子,一个挑着脚盆水桶,另一个挑着马桶扫把等。
再后面就是跟着的吹吹打打的吹奏班子,这肯定是娘家史家庄这边的班子了,一看那气势和技术,悦耳动听而隆重热烈。这几十人的铺陈,清一色的红色,在乡间的路上一字排开,像条长龙蜿蜒在乡间的小路上,浩浩荡荡的,再加上热闹的吹吹打打,喜气洋洋,那个风光,那个气派,惹得很多沿村的人都围过来驻足观看,指指点点,赞叹不已。虽说没有像过去那种大户人家的“十里红妆”的大场面,但也是为数不多的贵嫁、厚嫁的例子了,最典型的那“三转一响”,在当时是没有多少户人家能置办得起的,即使是到了后来的八十年代蔡书舟记事那会,经常上别的人家玩,也没发现多少人家有缝纫机、收音机的,少数人家有辆自行车就很不错了。
要说这种嫁妆在当时来讲应该是数一数二的水平了,既体现了史家庄的大户大姓的威风,也体现了玉桂娘家的郑重和对玉桂的疼爱。其实玉桂家并不富裕,再说实在点,还是有点困难的,那个时候史家七个小孩,玉桂最大,下面还有六个弟弟妹妹,玉桂娘肚子还怀着一个,那靠工分养家的年头,应该说还是很艰难的,幸亏玉桂的爹娘非常的能干,挣工分以外,还养着一大群番鸭的,也许老蔡也拿了不少彩礼过来补贴了,毕竟蔡家明当时教着书,算是不错的出息了。
铺陈回来以后,大家马上就七手八脚的拆下铺陈轿子,老蔡这边安排大家摆放那些家具,而那四个箱子肯定那老太蔡和细脚子的事,她们迫不及待的逐一小心翼翼的打开了那四个箱子,随着箱子的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