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去大明山住哪里比较合适> 第100章 开始混一戎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 开始混一戎华 (2 / 3)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非常善于向汉人学习的民族,不仅会使用多民族语言,还会种植水稻、养猪腌菜等各种农耕民族的基本技能。

当真正的满族人全部汉化,甚至忘记了满语后,只有神奇的锡伯人还会说满语……

总之,朱植对锡伯人充满了敬意。

锡伯国王虽然只送了辽王两头小黑熊崽子和十名部落勇士,他却回赠了二十匹马和五支极其珍贵的迅雷铳。

而在锡伯王送的部落勇士中,有一对兄弟不仅作战骁勇,枪法也很精准,迅速成长为辽东军的骨干。辽王还根据鲜卑慕容氏汉化的历史,专门给他们分别取了两个汉名,一个叫慕华、一个叫慕夏,也算是混一戎华的优秀成果了。

乌拉头人显然是有备而来,在众多头人中献礼最重。

他不仅进献了参茸和溃逃到乌拉地盘上的三百户蒙古人,还献出了一双儿女,说是专门服侍辽王殿下,弄得朱植哭笑不得。

不过,当他听说这个头人的儿子叫亦失哈时,猛然想起历史上曾为大明开疆拓土数千里,和郑和齐名的水师名将易信来,他的女真名字好像就叫亦失哈!

乌拉头人告诉辽王,亦失哈时年幼时曾被蒙古人抓去并被阉割当了太监,只因这次纳哈出被明军击败,他才得以乘机逃了回来。亦失哈精通汉、蒙、女真数种语言,熟知松花江两岸地形水情,可为辽王身边的通译和向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植认真审视了一下眼前这个女真男孩,十七八岁,也许是因为被阉割的缘故,有点文文弱弱。

见辽王一直盯着自己,亦失哈却毫不怯场,双目炯炯有神,竟然抬头直视眼前这个屁大的王爷。

朱植顿时觉得很没面子,决定先考察考察再说。

七月八日,朱植在亦失哈的向导下,前往位于松花江上游的乌拉部落继续考察。

在后世的记载里,那里有一个叫吉林乌拉的地方,也就是后世的吉林城,地处松花江大拐弯处,上下水位落差大,水流湍激,十分适合利用水力冶炼。中下游水深岸阔,适合舟师行动,可以直达金国故都上京阿城即后世的哈尔滨附近,进而抵达黑龙江,最后向东通向大海。

等朱植一行到达乌拉部落聚集地的时候,亦失哈充分展现了他活地图的天赋,带领朱植走遍了松花江大拐弯处的每个犄角旮旯。

可惜的是,亦失哈虽然熟悉这一带松花江的地形民情水情,可不识字,更不会绘图。

朱植虽然会绘图,却不知道前世松花江两岸地形、民情、水情。

二人就象一个瞎子背着一个瘸子在冲锋,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才绘好松花江大拐弯处两岸二十里的地形地貌和聚集村落,初步选好了船厂地址。

辽王让乌拉头人在此组织人力开始伐木,准备用作修建码头和造船的材料,待明年开春后,明军再以金银或盐茶、粮食、布匹相谢。

离开吉林乌拉的时候,朱植心中十分高兴、十分自得。

这次北上最大的收获不是再次击败赖腊武,也不是收服几十个林中部落、女真部落,而是捡到了亦失哈这个宝。

他决定把亦失哈先留在身边,好好培养一番。也许不出三年,此人将成为他依托三江河道经营辽北、混一戎华的一把利器。

由于担心亦失哈回到广宁后会受到歧视,他给亦失哈起了个汉名,叫易信,字守之。

他还向乌拉头人许诺,只要易信立了战功并学会书写一千个汉字,就让他回来镇守海西女真各部。

七月十二日,辽王带着易信回到长春堡,然后对董兴交代一番,让他率领广宁中护卫的左军继续镇守这里,执行蛙跳战术,建设长春城,自己带着其他人马南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