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标——人人都愿意、也可以按自身的标准来把自己圈定为其中一员……它不是单纯的中产阶层,而是饱含着趣味、文化、身份等种种的认同感,一个一夜暴富的人连中产都算不上,因为他不知道卡尔维诺,不听罗大佑,甚至连《大话西游》都不曾看过,你说可怜不可怜?”广州:《新周刊》2001年11月1日总第118期。不独《新周刊》一家如此,其他一些杂志也已将与“中产”这一群体生活有关的内容纳入自己反映的重要范畴,如以“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为口号的《三联生活周刊》。检索《三联生活周刊》从2001~2004年的杂志封面,我们就可看到许多与中产有关的话题:“居住改变生活”(2001年第1期);“I 恨宜家”(2001年第13期);“中产阶级与汽车”(2002年第27期);“中国首次富人调查”(2002年第40期);“国产MBA”(2002年第44期);“波波族与新文化运动”(2002年第47期);“中产阶级的名牌青春期”(2003年第12期);“买车,我们出发”(2003年第21期);“人车之争,中产阶级在捍卫什么”(2004年第34期);“6万:中产阶级的门槛?”(2005年第3期)等等。另外如《中国青年报》、《外滩画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均对“中产”这一新兴人群以各不相同的命名做过各式报道。更有人为中产者给出了明确的物质描摹:拥有自己的住房和轿车,住房通常是150平方米以上,有三个房间、两个卫生间、一个客厅,和一个带有餐厅的厨房;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家庭设备已成为生活的必备——空调、洗碗机、洗衣机和干燥机、电烤箱、自动咖啡壶、面包烤炉、大屏幕彩色电视、遥控高保真音乐中心、家庭影院、家用电脑和宽带网、数码相机、玻璃纤维钓鱼竿……一个中产者家庭和一个中等收入者家庭还不完全相同,后者必须把收入的39%拿去购买食品。可是一个中产者的主妇,只把收入的20%用来购买食品就足够了,而且吃得更讲究……凌志军:《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高扬的消费主义
与其说“中产”是在社会结构变迁的层面上作为一个新兴阶层而受到媒体与商家的注意,不如说它是在消费层面上作为一个时髦的主体符号而引起了两方面的兴趣。长期以来物质的困乏使得外在的禁锢松懈以后,人们对财富、地位的渴望与诉求喷薄而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那么虚无缥缈,透过物质上实实在在的消费终于落到了实处。对他们而言,物质上的炫耀性消费,最容易满足他们对自身地位优越感的获得,“一个人要使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漠不关心的观察者,对他的金钱力量留下印象,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不断地显示他的支付能力……为了使自己在他们的观察之下能够保持一种自我满足的心情,必须把自己的金钱力量显露得明明白白,使人在顷刻之间就能一览无余。”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66页。中国中产的兴起正逢消费主义席卷全球的时期,这为注重以消费为起点确立自身社会地位的中产阶层提供了一个一展身手的舞台。其实这并非哪一个国家中产阶层成长过程中的独有现象,稍微了解一下世界各国中产阶层的发展历程,我们就可明了,时尚消费总是与中产阶层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因而桑巴特认为,正是中产阶层对宫廷生活的效仿、对奢侈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了资本主义在西方的产生、繁荣与发展。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而这种对奢侈品的需要,又往往以追求品味与生活方式的面目出现。英、法、俄、美、日、韩等国的中产阶层无不如是。比如英国中产阶层早在18世纪的发展初期就很注重形象的塑造,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