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仙侠小说>挽明从萨尔浒开始TXT下载八零> 第076章 先生随我去辽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76章 先生随我去辽东 (3 / 5)

“徐霞客,汤若望,徐光启,宋应星……”

魏忠贤接过那张密密麻麻写满人名的字条,眯缝眼睛读起来,忽然道:

“贤弟,这个徐霞客是个奇人,说是变卖掉一半家产,四处游历,刚去了天津,这个宋应星咱家也听过,是个落第举人,会试后没来得及走,前些时日鄱阳湖闹匪患,京师至江西道路断绝,他和兄长宋应升贫困潦倒,住在西南城隍庙,想必是能找到的。”

刘招孙有些失望,他写了几十个万历一朝的各领域人才,没想到只有宋应星一人在京师。

瓮城附近遍布皇上的密探,刘招孙不敢留两人太久,匆忙将他们送出瓮城,临走时叮嘱,请他们帮忙尽快找到此人。

康应乾不认识宋应星,他见刘招孙如此上心,便对此人颇为好奇。

京师这么多达官显贵不去结交,偏偏要找一个无名之辈,而且为了寻找此人,不惜动用东厂番子,万一皇帝追究下来又有一场口水仗要打,也不知这刘总兵脑袋是不是给乾清宫的大理石磕坏了。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刘招孙悠悠念了句横渠先生的名言,留下一脸茫然的康应乾,扬长而去。

次日一大早,瓮城战兵还在跑操,北镇抚司小旗官沈炼便跑来说,在西南城隍庙找到了宋应星。

刘招孙大喜,连忙带上金虞姬和康应乾两人,跟着沈炼赶了过去。

赶到南城城隍庙,远远望见一个身材清癯的读书人正在进香,沈炼指着那人对刘招孙说,这便是宋应星,江西来的举人,已经三次会试落第了。

宋应星望着城隍殿正中供奉的开国大将徐达神像,眼前升起袅袅香火,眼熏得他眼睛有些红晕。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翁一瘸一拐,走到宋应星面前,伸出个破碗,宋应星长长叹了口气,从身上摸了一会儿,终于摸出五枚铜钱,犹豫片刻,还是放进了碗里。

他望向老翁,语气亲和道:

“老人家,城外阉人作乱,买些吃食,回家去吧。”

说罢,转身便出了城隍殿。

跨过门槛,身后传来老翁飘渺声音:

“公子心善,目下坎坷曲折,然只是过眼烟云,障眼法而已,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公子前途,不可限量也……”

宋应星听了无言,眼圈有些红润,晨风轻轻拂过他略显斑白的双鬓,三十岁不到的脸上写尽沧桑,晨曦映照下脸色越发显得灰白。

远远望去,宋应星像是个从城隍庙壁画上走下来的小鬼,孤苦伶仃,于风中独立。

他举起一只手来,屈指计数着想。

万历三十八年开始,一、二、三回,今年竟是第三回,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他的文章。

即便翰林院翰林们不能识才,连皇上也读不懂自己胸中韬略吗?

他这次写的平辽之策,主张重开海运,由江浙吴淞运粮至辽海,不必走运河,策论还列举了海运较之漕运十二点优势,如减少官吏层层克扣,无需担心运河封堵,海运速也更快等…

然而,还是没人能慧眼识珠。

这是他和兄长第三次进京会试,三次便是三个三年,九年苦读,三次落榜。

宋家只是寒门,为给两位举人筹集川资(路费),变卖了家里十亩上田,已是山穷水尽,剩余的八十亩,皆为下田,想卖也没人买了。

宋应星站在晨曦微光中,望着城隍殿内走动的信众,不由想起宋家的《家典》。

“族中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之膏火,培育得一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

他从小便是所谓器宇不凡者,被家族重点培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