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样的功能,却恰恰是3d打印技术所不具备的。
因为3d打印技术的基础在于,将不同的材料融化掉,然后在根据电脑程序的设置,将这些材料通过喷嘴。按照不同的运动轨迹喷射出去,然后逐层叠加。最后成型。
而关键就是在于这材料融化的方面,目前的融化材料技术,还不能达到融化超硬金属的地步。
而即便是你开发出激光烧结技术,使用高强,高温的激光,来融化金属,可是你也要面临一个淬火和退火的问题。
要知道很多超硬的特殊合金,在冶炼加工的时候,都会有那么几道淬火或者退火的工序,来保证这些金属被生产出来之后的特性。
而这些金属铸坯件,在后继的加工过程中,一旦要是遇到高温加热,融化,就会产生退火的问题,就算你再次将这种金属使用冷却技术凝固起来。
可是原来这种金属所特有的某些特性,比如耐腐蚀,耐高温,强度大,寿命高等特性,都会随着这一次退火的工序而失去。
这样就造成了3d打印技术,在金属加工的时候,面临着改变材料特性的问题。
就比如高铁列车上所需要使用的特殊的轴承,这种轴承就需要耐腐蚀,耐高温,而且耐磨,耐用等特点。
这就需要在加工这种轴承的时候,选出特定合适的特殊钢材料,而这种特殊钢,在铸造成毛坯之后,可以放倒机床上进行减量加工,如果使用五轴数控中心,很有可能就会一次加工成型。
可是如果使用3d打印技术的话,虽然是更加的节省材料和时间,但是在加工过程中,你必须要把这毛坯材料使用激光烧结的技术融化,然后在按照特定的程序,来喷涂叠加加工而成。
而这样的加工出来的轴承,很有可能会因为在家工过程中,因为使用激光烧结技术,融化了那种特殊钢,而导致这种特殊钢的某些特性随之消失,就比如这高强度的特性,或者是耐腐蚀的特性。
而这些特性的消失,都会导致这种使用3d打印技术加工出来的轴承的耐用性,还有寿命,都要比使用机加工手段加工出来的轴承要大大的缩短。
这样一来就显得是格外的得不偿失了!
而这位姚崇山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开发的3d打印技术,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不是专门来生产这种工业部件的。
而是用来生产一些工业部件的铸造模型的,使用这种3d打印技术生产出来的工业模型,加工时间要比传统的手段,节省百分之三十五,而成本上更是可以节省百分之四十。
这种模型一旦制造完成,那么如果你使用浇注技术的话,就可以大批量的制造这样的工业零件。
如果使用冲压技术的话,那么也同样可以以这样的模具,来大批量的生产工业零部件。
而且生产出来的工业零部件,只需要后继打磨一下,就可以成为成品用件。
虽然这样的技术,对于需要机加工的部件,没有什么突破,但是对于那些需要大量使用浇铸技术,和冲压技术的工业零部件来说,却是一个福音。
要知道目前工业领域,加工金属零部件,最节省资金的工序,就是大量使用浇铸,或者是冲压的手段,尤其是在汽车制造领域。
而在使用这样的制造手段之前,最重要的一向准备工作就是要开模,也就是率先制造出合适的模具,然后以这个模具为蓝本,进行大面积的加工。
而因为精加工精密度的问题,我们国家的工业开模技术一直不是很先进,就拿汽车领域来说。
在我国诸多民营资本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时候,大家在为汽车拼接不见开模的时候,所生产出来的成品,拼接到一起之后,那些拼接处的缝隙都是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