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也只有我一个,在音乐系学过一些。其他基本都是一些业余爱好音乐的青年。
李群:到了第四期,吕骥同志又回来了。
李焕之:为什么回来了?是冼星海有任务要他处理。他回来后就上《音乐概论》课,《新音乐运动史》课,而且上的时候一般都是上大课,不光是四期的学生听,音乐工作室的也来听。他还教我们作曲。
李群:我的习作他都给我改,教了不少课。
李焕之:先是冼星海教的。
李群:后来向隅同志可能都教过。
李焕之:刚才谈到42年,第五期,谈到吕骥同志从前方回来,又继续做系主任的工作,搞教学,办刊物。所以在1940年,冼星海走了以后,吕骥同志回来,工作仍旧在开展。那个时候办了好几个刊物,一个是《歌曲月刊》,《歌曲月刊》开始都是油印。那个时候没有这个条件,都是我在搞,从编辑到刻钢板,就是我一个人干。后来《歌曲月刊》就交给马可继续办,改成《歌曲半月刊》,后来又是《歌曲旬刊》。马可也是一样,编辑、刻钢板,都是他一个人搞。我呢,就搞《民族音乐》,一个期刊,双月刊。那个时候李元庆也在,所以我就跟李元庆两个人,担任这个《民族音乐》的编辑。那个时候也无所谓主编,编委。反正是我们两个人搞起来了。也没有什么编辑班子,当时从征稿,编辑,审稿,以及到校对,跑印刷厂,都是差不多我们两个人分头干的。每一次从学校里跑到印刷厂走十几里地,都要通过飞机场。跑到清凉山,经常跑着去校对。
《民族音乐》这个刊物办了###期,那个时候工作好像都足够正规,音乐工作方面能够搞得有点规模。社会活动向隅同志做得多一些,比如搞音乐训练班,歌咏会这样的活动。还有一个民间音乐研究会,也是那两年开始搞的。1939年初成立,树连为正主席,罗椰波是副主席。我、王莘、铁铭分任研究、采集、出版工作。就一直不断地工作,收集资料,收集民歌,都是比较有计划、有组织的。这些同学只要出去工作,到农村也好,到哪也好,就有一个任务,就是收集民歌,收集完以后,就要交给民间音乐研究会。所以民间音乐研究会员当时印了一定的记录纸,都有民间音乐研究会这样的一个格式。
李焕之、李群口述:观忘“鲁艺”(4)
可能是到42年,41年就开始了,把收集来的许多民歌的稿子进行整理,分类。我们组织了一个编程小组,成员年轻有为,像杜矢甲呀,干学伟呀,把材料分类编一编。后来出了10种丛刊,有《秧歌集》,《器乐曲集》,《秧歌锣鼓点》,《陕甘宁边区民歌第一集》,《郿雩道情集》等,都是油印的。编了民歌集数种,如《江浙民歌》,《秦腔音乐》,《绥远民歌》,《山西民歌》,出了好多集。
李群:秧歌运动以后,学习民间音乐就提得很重了。大家都很自觉,很有感情地投入这样的工作。
李焕之:座谈会开完以后,毛主席还到“鲁艺”去做一个报道,那是在5月30日。
李群:就在那个会上提出来,说让我们要走出“小鲁艺”,迈开双脚走到“大鲁艺”去。这话就是毛主席做报告讲的话。
李焕之:所以,从那以后就开始更加注重一些音乐群众活动。就是创作时,更加考虑群众能接受。42年7月,写了《七月里在边区》大合唱,然后接着42年底10月开始搞一些秧歌了。到1943年春天,秧歌运动就开展起来了。
秧歌运动当时成为我们这个学院活动的一个中心任务。那个时候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因为整风运动开始以后,好多正规的课,也都不能够正常进行了。有很多的政治学习,占了一些时间。所以有些音乐活动就跟工作接不起来。每到一个什么节日,就创作一些新的作品。假如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