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部分 (3 / 4)

者无语,看来只有去找项羽了。

记者此时已怒火中烧,想来这一个多月,东奔西走,却一无所获,越是礼貌询问,越是无功而返。

记者越想越气,一时不能自控,几近暴走,朝项羽方向飞奔而去,到得项羽家中,只听砰的一声,项羽房门被记者一脚踹开……

良久,从项羽方向奔来大队人马,杀声震天,记者在前发狂奔跑。

又过得数个时辰,记者终于甩掉项羽人马,觅得一安全之所,写下所发生之事,无奈身中百箭,已然奄奄一息,不多时便断了气,身上所藏的采访记录,后经人发现,并保存完好,巧遇太史公,以重金卖出。

太史公研究记录得知,此乃是韩信生平记事,兴奋之余便通宵整理,写出《淮阴侯列传》,部分内容大致如下:

“韩信,淮阴人,年轻时家境平寒,虽生得牛高马大,却不思作体力之活,常在南昌亭长家中蹭饭,后得知对方厌恶,愤然离开。

后在一河边遇得一老太婆,太婆可怜韩信,赠予饭菜,并数十日不间断。韩信深感其恩,并扬言日后报恩,却被太婆臭骂一顿。

接下来,又被城中一年轻人侮辱,使韩信从胯下钻过。而后几年,韩信带剑从军,先从项梁,项梁不知其人。

项梁死后,又从项羽。项羽轻视韩信,对其建议不予采纳。于是,韩信弃项羽随刘邦。”

之后的事,便是萧何所知道的了。

韩信自从随了刘邦,也一直郁郁不得志,只混了仓库管理员来当。算是个极小的官职,结果却也犯了个杀头大罪,好歹也算是一点本事了。

犯罪的主要原因要归结于韩信姓名。韩信名字中有个“信”字,估计是父母是希望韩信长大后为人“诚信”,而韩信却误以为是“自信”的“信”,并且一直以此为做人之本。

所以韩信人如其名,自信有余,志气比天高,都三十好几了,还是无所事事,的确令人“寒心”。

这还不算,更寒心的是,自从当了仓库管理员后,异常郁闷,经常与人喝酒,喝酒的时候就不得不说也酒话,说日后自己定要封王拜相。

结果古人自来就喜欢道听途说,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刘邦耳朵里的时候,就变成了韩信等人要推翻刘邦当王。

所以刘邦就命人把韩信一干人等斩了。

也算韩信命大,监斩韩信等人的是夏侯婴,前面十三个倒霉蛋已经被斩了,就剩下韩信了。

韩信见夏侯婴正关注着自己,便对天高呼道:“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从语文角度来看,这是一句设问句。一句问,一句答。

从句面意义来看,“上”指的是刘邦,意思就是说,“刘邦难道不想得到天下么?那么为什么要杀有才能的人。”而句子含义,就是“饶命”的体面翻译。所以这句话没有什么特别的。

并且,大多电视里某人要死的时候总要叫唤几句,比如“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又如“留取肝胆两昆仑”,又或者“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但也没见谁叫唤完了后,就被人从刑场上放了。

可偏偏韩信叫唤了,夏侯婴就饶命了。

既然正常程序说不通,那就来看看韩信的相貌,据闻韩信生得又高又大,相貌方面虽说不是英俊,但却也是器宇轩昂,整体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相貌。

如此,就说得通了。原因很简单,在古代一副好相貌是混社会的重要资本嘛。

夏侯婴见韩信生得不错,便十分欣赏,赶紧让人把他请下了刑场,并拉着他聊天。

韩信见自己逃过一劫,施展浑身解数把夏侯婴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夏侯婴大呼“人才”,并赶紧告诉了刘邦,不但赦免了韩信,还升了韩信的官,让他当上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